內地「種糧大戶」頻虧損掀退租潮 農地「三權分置」待完善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農地「三權分置」,容許土地經營權流轉,實際運作存有各項問題。(新華社)

正值內地農民秋收時份,內地《經濟參考報》近日走訪安徽、黑龍江、江西等地,採訪數十位基層幹部和「種糧大戶」。受訪者稱今年農產品市道欠佳,有些地方受天氣條件影響,或產量下跌,或市價下滑,賣家承受嚴重虧損,部份「種糧大戶」更萌生退意,減少所租用農地,甚至退出租用合同。

問題引起各方重視,因為中國人口龐大,如果糧食問題不能自給自足,靠外界供應或引起全球糧食短缺並抬高價格。中央最近力推農地「三權分置」,以解決問題,但在實際運作當中,其實會碰到各種問題,政策仍需完善。

目前內地仍實行農地集體所有制,由農民個體戶承包生產,原來法理上不容轉讓所有權或經營權;時至今日,市場經濟蓬勃,個體戶小型生產已不合時宜,各大省市近年推行「土地流轉」,容許「種糧大戶」租用個體戶經營權,聚集大批土地以發揮「規模效應」,以較低平均成本使用先進技術和機械。各地政府為鼓勵「土地流轉」和農業生產,通常會提供財政補貼。

天氣不穩致農作物產量價格齊跌

按《經濟參考報》採訪例子,市況低迷主因源於天氣不利農作生產,產量減少之餘,連帶影響農作品質和價格。例如在江西省南昌市,種糧大戶熊反生種田10多年,目前租入900多畝田,他如此描述市況:「今年種田天災嚴重,早稻雨水太多,晚稻沒有雨水,太乾旱,稻子不結實,空穀較多,大概減產20%左右,而且稻價也低。」

廣東省江門市種糧大戶易家明手上租有160畝水田,他指出去年早稻每斤市價1.6元(人民幣,下同),晚稻每斤市價1.63元,今年早稻分兩批賣,第一批還賣得每斤1.6元,第二批則不幸遇上惡劣天氣,沒有地方烘乾,只好作為次等濕穀出售,價格只得每斤1.05元。

易家明說花了半年種早稻,最後只賺得約6000元,還不如一家三口出外打工半個月,以每個月2000元生本成本計,自己額外倒貼了6000元。

熊反生和易家明卻很可能不是個別例子。至少在江西省,官方價格成本調查監審局透露,當局就今年早稻生產情況,調查省內30個縣(市、區)的266戶,發現產量、價格、成本及利潤全線下降,特別是相比去年,農作平均售價重挫4.96%,而且是連續第二年下跌。

大戶承租合同期限短且不完善

據《經濟參考報》調查所得,市況不景導致種糧大戶心灰意冷,有的不願更新設備如拖拉機,有的縮減轄下農地規模。該報又引述安徽省農委種植業局負責人消息:「受2015年和2016年糧食種植效益下滑影響,部分經濟承載能力較弱的種糧大戶表現減租和退租意願。」不過,該報亦指出,種糧大戶所以因一兩年不景氣而有意撤資,當中亦牽涉制度問題。

各地政府實行「土地流轉」多年,至今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農地「三權分置」意見,正式確認全國農地產權分割為所有權、承包權及經營權,由此鼓勵農地集中,方便推行現代化改革,提升農業生產力。可惜按各地實際經驗,「三權分置」模式仍有諸多有待改善之處,《經濟參考報》的受訪者正好說明這一點。

首先是大戶承租合同期限較短,通常為1至3年,不利於長期投資,又訂約方式以口頭協議為主,易生法律糾紛。安徽省就有大戶向《經濟參考報》表示:「從表面上看,種糧大戶流轉土地與老百姓都有簽訂了合同,但這往往都不算數。」結果一畝地流轉費用定在300元,後期漲到500元,去年再漲到600元,原來合約所定淪為廢紙一張。

另一方面,表面上種糧大戶收取補貼,實際卻由農民直接收取,逐漸成為固有「福利」,大戶未必能以政府補貼為由,減少薪金支出或流轉費用。因此,不少種糧大戶建議官方設立「專項補貼機制」,專供大戶減低成本之用;他們亦傾向由政府成立「糧食預約收購」制度,並改良行政措施,從而提升效率,以及降低生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