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商會學校每年250萬增聘外籍教師 全方位英語學習媲美直資
自主學習近年已成為趨勢,面對科技迅速發展,活動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屯門台山商會學校向來以Happy School見稱,除反傳統取消小一考試,又大幅減少功課,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為進一步實踐兩文三語教學,辦學團體香港台山商會將於下學年起,每年投放250萬元聘請多名外籍教師,全方位塑造英語環境,小一至小三所有班別均推行本地教師加外籍教師的雙班主任制,目標是在2年內加強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增加國際視野和多元發展。
世界局勢多變為學生增值 學好英語迎接全球化時代
台山商會學校校長湯敏儀,自本年上任後決意要淡化盲目催谷和比較文化,期望創建一個開放、尊重和互動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掌握自己的學習節奏和方向。學校位處大興邨,採用雙子校舍設計佔地6,806平方米,設備媲美直資學校配套,擁30多個課室及20多個特別室,包括2個中央圖書館、禮堂、操場、ICT室、英文室、視藝室、音樂室和活動室,並有中華文化室、STEM Room、生態園和遊樂室等。
學校辦學團體香港台山商會教育主任梁海明博士認為,教育局來年擬削減公營中小學撥款,但學生福祉向來是我們首要考慮,而且香港既是國際金融中心,現時又面臨多變的世界局勢,更應在逆勢中擴大資源,好好裝備學生,以應付未來挑戰,迎難而上。
他指自己不時會到學校跟學生一同午膳,了解他們的想法,又會分享自己當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留學,因英語不夠好鬧出的笑話。曾有學生問他「何謂人生的意義?」他會向學生解釋最重要是能發揮所長,所以讀書時要先找到自己的路向、自己的興趣,創造自信人生。
學生如海棉應盡量供給 可自由選擇溝通語言
梁表示,學校一直推動兩文三語教學,中文科以普通話教學成效正面,但現時學校只有3位外籍英語教師,未能為學生營造理想的英文語境,故6年前辦學團體已開始構思增撥資源。現時決定每年增撥250萬元予學校,增聘多5位外籍英語教師,期望學生自小學好英語,早著先機迎接全球化及人才流動的時代。
「我哋唔係要學生放棄母語,學校亦無規定學生要講邊種語言,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語言能力是通向世界的一道鑰匙,梁指不少直資及國際學校都會讓學生學習3至4種語言,但校內學生大多來自基層,實在無法負擔額外學習開支,學校一個決策,或改變他們的未來。梁強調不要小覷小朋友的學習吸收能力,正如「星之子」陳易希都是台山商會學校的畢業生,當年無人可預料到他長大後的成就。
1+1雙班主任制學生英語進步神速 舊生感激培育激發動力
湯校長補充,本學年已率先在小一試行本地及外籍英語教師的「1+1」雙班主任制,讓學生在課堂以外有更多運用英語的機會。短短半年,小一學生明顯已能掌握日常英語對答,成效令大家喜出望外,故未來會將「1+1」雙班主任制推廣至小一至小三,全面提升學校英文語境。「最近一位畢業多年的舊生提到讀小學係佢人生最開心的日子,當年老師無強逼佢讀書,反而激發他在小學時期自學電腦,繼而一直進修,令佢成為NASA嘅電腦工程師。」
湯校長提到自己第一天成為教師,已抱著讓學生開心學習的宗旨,又稱下學年增加英語外籍教師,會集中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沉浸式活動,例如增購英文圖書、設立英文咖啡廳、英文營、每月舉辦國際文化日及節日同樂日等,務求學生透過日常持續學習,打好根基。她舉例,之前曾舉辦名為「Odd Socks Day」活動,學生可穿著任何顏色及款式的襪子回校,然後在課堂上以英語向同學介紹自己的襪子,訓練學生英語會話能力,同時亦學習包容接納別人,是「寓學於樂」的好例子。
外籍教師混合不同學科學習 塑造全方位英語環境
台山商會學校3位外籍英語教師分別來港任教2至5年,對學校將增聘外籍教師,各人都表示十分期待,並認同學校採取Happy School教學模式,有助啟發學生潛力。來自阿聯酋的Jack認為,良好語境會有助學生進步,故平日喜在午膳及小息和學生聊天,讓他們在輕鬆氛圍下學習,課堂則會用遊戲方式教學。
來自巴基斯坦的外籍英語教師Wania則表示,學生能力各有不同,她會根據能力來設計課程,並利用平版電腦增加互動,鼓勵學生放膽嘗試。來自新加坡的外籍英語教師Herisca會了解學生學習難點,著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例如透過日常對話及常用物品等,助學生學習實用的英文詞彙,亦期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