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科患者免疫力低 增生蛇風險 預防疫苗可減嚴重併發症

撰文:健康Easy
出版:更新:

淋巴球是保護人體免受感染的關鍵元素,但患有血科疾病的患者,由於需要接受抑制淋巴球的藥物,導致他們的免疫力被削弱,病毒感染的風險也相對較高,尤其是「水痘帶狀泡疹病毒」。患者一旦感染後,或會誘發「生蛇」,而且有機會出現併發症。有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出,血科疾病患者除了需要接受恆常的治療外,每天亦要服用預防性抗病毒藥物,以預防生蛇。但隨著新一代預防生蛇疫苗出現,現時會建議患者及早接種,以減低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女士會陰「生蛇」誤以為尿道炎發作

一名患有類風濕疾病的女士,某天在小便期間突然感到十分痛楚,以為尿道炎發作,便立即向醫生求醫。其後醫生處方抗生素,惟情況未有好轉。在覆診期間,醫生再進一步了解,才發現該女士的會陰處出現紅疹,本身因自身疾病,正服用免疫系統抑制劑治療。由此推斷,患者的病情並非尿道炎發作,而是患有生蛇,因患處出現在會陰處,以致小便出現痛楚。

胸口生蛇 猶如心絞痛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陳敏航醫生指,生蛇源自「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人體曾經感染水痘病毒後,便會在身體潛伏,待年紀漸長或免疫系統轉差時,病毒便會重新活躍,繼而誘發生蛇。一旦生蛇後,患者通常會感到皮膚如火燒般刺痛,如果出現在胸口位置,患者甚至會以為心絞痛。

現時治療生蛇,主要為口服抗病毒藥物,陳醫生指出,會提醒患者在出疹後24至72小時,盡快服用特效藥,以減低日後出現併發症的機會,例如後遺神經痛、細菌感染等等。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亦需要注重個人衛生,不要刻意挑穿水泡,以免傷口會受到細菌感染。

血科治療抑制淋巴球 削弱免疫力

其中,血科疾病患者需要特別提防生蛇的風險,陳醫生解釋,由於血科患者因自身疾病或接受治療的方法會令免疫力更弱,導致生蛇的風險會較高。有研究顯示,患上血液相關的癌症患者,他們的生蛇風險可比一般人高出15倍;接受骨髓移植患者的生蛇更可高達21倍。

因應病情 接種預防生蛇疫苗建議

以往未出現預防生蛇疫苗前,部份淋巴癌患者或正在接受進取化療或標靶治療的血科疾病患者,一般每天都需要服用低劑量抗病毒藥物,以預防生蛇。隨着預防生蛇疫苗出現,因應患者的病情,可以不同的預防方法。陳醫生指出,如果患者病情許可,可延遲接受化療,會建議先接種預防生蛇疫苗,其後兩星期再開展化療;抑或是患者在化療期間,服用低劑量抗病毒藥物作預防,完成化療後,三個月至半年接種預防生蛇疫苗。不過,由於患者的病情難以一概而論,陳醫生建議,患者應向主診醫生商討最適合的預防方法。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陳敏航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