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鹿共舞之外 奈良的遣唐使蹤跡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歡的日本旅遊點是哪一個,我通常會說奈良。

有時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是京都。我想,第一個原因,是雖然奈良也是一個很熱門和「大路」的地點,東大寺和春日大社的遊人也駱驛不絕,但比起京都,人還是會少一點,整體環境安靜一點。

與自然及歷史相融的奈良

第二個原因,是奈良有一種人和自然融合為一的感覺,也許部分是由於路上的鹿吧。相比之下,雖然也很喜歡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千鳥居,但總覺得那是由人頗為刻意地造出來的景觀(金閣寺也是一樣)。如果要找一個景點注視和拍照,千鳥居和金閣寺可能較優勝,但如果要找一個整體上更舒適自然的環境,個人而言,還是較喜歡奈良。

傍晚時分的燈會中,奈良市中心的猿澤池和興福寺。(作者提供相片)

還有第三個原因,是奈良的歷史比較悠久。奈良是公元八世紀的日本政治中心。那也是日本和唐朝多有交往的時候。前些時,也有01博客寫鑒真和尚排除萬難東渡日本,宏揚佛教,並興建唐招提寺的故事。【朱珏瑾:那一場千年東渡】

悠久的古城 遣唐使的歷史

可能因為自己做過留學生,我對那些從日本出發到長安尋找文明的遣唐使和留學生更感興趣。其中一位,叫阿倍仲麻呂,二十歲時獲選為遣唐留學生,到了長安,不久就在唐制科舉中進士,取了個漢名叫朝衡(或晁衡),與李白一殿為臣,份屬好友。

今時今日,放洋留學只是個人決定。就算是讀博士,通常也只是三至五年而已。畢業後留在當地也好,回流也好,是個人選擇。但若果你在二十世初是個身在英美或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又或者是明治維新早期從日本出外的留學生,那麼你就是精英中之精英,但同時也負起了振興國家的重任。如果你是八世紀從日本到中國的留學生,那麼就更會因國家使命而歸國無期。

歷史小說家井上靖在《天平之甍》中,寫促成鑒真東渡的故事。故事主要以一位留學生為敍述者,裏面寫到那些從日本到長安的學生,有人長年埋首抄寫經卷,最後卻在回國途中遇上風浪,抱着經卷葬身大海;有人早已荒廢學業,娶了唐人女子為妻,過着普通唐人的生活,雖然也想回鄉,但已無面目見江東父老。阿倍仲麻呂在小說中也出現了幾次。書中描寫,身為唐朝官吏的仲麻呂喜怒不形於色,難得碰上同胞,也沒有欣喜之情。但歷史上,阿倍仲麻呂很懷念故鄉,留唐36年後有機會回國,在回國前寫下了廣受日本人傳頌的《三笠山之歌》:

翹首望東天,神馳奈良邊,三笠山頂上,思又皎月圓。
平城宮跡中的太極殿。(作者提供相片)
平城宮跡南面的朱雀門。(作者提供相片)

可惜,仲麻呂因為船隻遇上風浪而回國不成。李白還以為他死了,寫了《哭晁衡卿》。不過,仲麻呂大難不死,破船漂流到當今的越南一帶觸礁上岸。他又回到長安做官,最後也在長安辭世。

從朱雀門望向太極殿,近鐵列車穿越其中。(作者提供相片)

如果對奈良時代和遣唐使的歷史有興趣,那就該到平城宮跡走走。平城宮跡在近鐵的大和西大寺站徒步十五至二十分鐘可達(從JR奈良站走過去也可以,但應要半小時或以上)。平城宮是模仿長安而建的。幾年前第一次到平城宮跡時,近入口處有個資料館,再進去,基本上是一大片荒地,只在北面有個太極殿,南面有個朱雀門,近鐵在朱雀門前不遠處劃過。朱雀門旁有個小小的歷史館,有隻仿製遣唐使船。顯然地,奈良縣當時並未有把平城宮跡發展為主要旅遊點,內裏只有少量遊人,有人在做考古工作,以及有社區的居民在跑步或玩耍。

平城宮跡內貼出告示,解釋暫撤遣唐使船的原因,並繪出了復原計劃完成後歷史公園的面貎。(作者提供相片)

八月初再到平城宮跡,見到多一點建築物,朱雀門旁的歷史館關閉了,遣唐使船不見了,原來他們在進行較大規模的復原計劃,並正在把朱雀門後面的空間打造成較完整的「遊客區」。看到圖示,將來重新打造的遣唐使船,會放在小型人工湖上。加上新的停車場和遊客中心等,整個地方對遊客而言應更為方便,對更多人認識奈良時代是件好事。雖然,我可能還是會較喜歡較荒蕪的平城宮跡。

平城宮跡在近鐵的大和西大寺站徒步十五至二十分鐘可達。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