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丁薛祥成罕見60後政治局委員 兼備地方經驗與政治信任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和2018年的中國兩會上,政壇人事出現了許多「意料之外」。例如王滬寧這種知識分子官員罕見進入政治局常委會,例如王岐山那樣卸任的中共政治局常委重回政壇,再例如從栗戰書手中接過中央辦公廳的丁薛祥,也正在從幕後走向台前。
1962年出生的丁薛祥今年只有56歲,是十九屆中共政治局中,三名「60後」中的一人(另外兩人為胡春華和陳敏爾),按照中共慣例,丁薛祥的仕途,還有很長的時間將停留在中南海的決策層中。
3月21日,中組部長陳希在中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領導幹部會議上宣佈,56歲的丁薛祥擔任這個剛剛合併重組的中共中央派出機構的首任書記,分管日常工作。 這意味著此次機構改革後,丁薛祥將主管整個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中直機關的相關工作。

丁薛祥(右下)是習近平(左)核心幕僚之一。(路透社)

丁薛祥:黨是領導一切的

3月初,中共修憲以及進行「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消息出來後,各種聲音出現在中國的民間乃至「朝堂」之上。

丁薛祥在《人民日報》撰文指:「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完善保證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安排,努力從機構職能上解決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體制機制問題,解決黨長期執政條件下國家治理體系中黨政軍群的機構職能關係問題,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黨和國家機關履行職責的各方面各環節,從制度上保證黨的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

而在由中國官媒新華社3月22日刊登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誕生記》中,開篇一句:「(機構改革)一條紅線貫穿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根本保證和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檔起草組組長。」顯然,丁薛祥在《人民日報》上的刊文,符合中國最高決策者習近平的政治理念。

深受三任上海市委書記重用

1999年,37歲的丁薛祥進入政壇,出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此後,他一直在上海市黨政機關任職,2001年任閘北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長,2004年任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上海市人事局局長。2006年11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廳主任,掌管市委直屬機關機要。

中辦主任丁薛祥。(資料圖片)

中共十八大前,丁薛祥之所以能被習近平相中,上調中央,是因為丁本人的低調務實和能做事的風格。丁薛祥仕途起步于陳良宇時代,在陳良宇主政上海時期官至組織部副部長。後陳良宇落馬,習近平走馬上任後,即面臨著要穩定上海政壇的重要任務。在這種情況之下,丁薛祥作為當時習近平的「左膀右臂」,很快就穩定住了局面,完成「一把手」易人之後的平穩過渡。而這也讓習近平注意到了丁薛祥的能力和低調作風,並將其從辦公廳主任提拔至市委秘書長,並擔任上海市委常委。

在習近平離開上海、俞正聲接任之後,丁薛祥的能力也被這位上屆政治局常委賞識,不僅繼續擔任市委常委一職,並於2012年5月擔任了上海市政法委書記。接連被陳良宇、習近平、俞正聲三任上海市委書記重用,其中更有兩位其後成為政治局常委級別,這是丁薛祥被外界看好的重要原因。

那些被外界視為習近平「核心智囊」的官員,例如王滬寧、栗戰書,還是劉鶴、李書磊以及丁薛祥,他們共同具有的特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值得信任。「講政治」在過去5年,在中國官場被不斷提及並非沒有原因。這個政治規矩自然也就成為對「智囊們」的第一要求。 然後就是喜用有基層經驗的官員,這些「一步一個腳印」拼出來的官員,對於中國社會、民情有著更深刻的認識,丁薛祥是最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