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三代經貿能手領銜最強「知美」團隊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王岐山重返政壇,被任命為國家副主席,被外界解讀為習近平對過去五年反腐盟友的高度信任。(資料圖片)

王岐山的務實與強硬

三人之中能夠激發外界想像空間的是已經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卻破例繼續任國家副主席的王岐山。今年中國兩會閉幕的時候,完成憲法宣誓的王岐山跟劉鶴邊走邊聊,並肩離場。沒人知道他們交流了什麼,但合理推斷,擁有豐富對美貿易談判經驗的王岐山,正與劉鶴溝通後者剛剛結束的訪美之行。

王岐山重返政壇,被任命為國家副主席,被外界解讀為習近平對過去五年反腐盟友的高度信任。觀察家普遍相信,王岐山今後將協助習處理外交事務,尤其是王熟悉的中美外交。王岐山通曉經濟金融事務,在胡錦濤時代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主持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今天作為中美兩國重要溝通平台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始於2009年,王岐山是當時中方代表,並在此後連續三次參與、主導該對話。

值得點出的一個細節是,2008年6月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前身)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舉行,當時在美國政商界的晚宴上,負責中美貿易的王岐山發表了即席脫稿演講。他直指美方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來美之前,有朋友警告我,這次去要小心,美國的大門要關了。」他說,在他印象中,美國貿易立國,「不應該是這樣」。他坦承,「說老實話,中國也有人存在保護主義思想,有些學者就認為中國開放得太大了,擔心華爾街那幫人太會賺錢了,把我們的錢都賺跑了。」「從歷史的長河看,誰封閉,誰落後,中國曾經先進過,但隨後的保護主義一保保了1,000多年,讓中國十分落後。」

對於這次長達40分鐘的脫稿演講,有西方媒體評價「王岐山折服了美國」,亦有評論指王在談判桌上既能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又能讓對手心服口服,最值得對手尊敬。美國小布殊政府時期的財長保爾森(Henry Paulson)在回憶錄《與中國打交道》中,細數了與王岐山長達15年的交往經歷,他形容王岐山是「知己」,兩人「無所不談」,並讚賞王「率直、不廢話」,「勇於大膽地採取行動,是個會主動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會躲避難題的人」。

更直接地說,作為中國知名的改革派,王岐山熟悉美國,但他在同美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從不「放低」姿態,而是帶着極強的「紅線」意識,在關鍵問題上從不讓步。務實與強硬的風格,也成為他主導中美關係時兩國的縮影,各自堅持底線,但又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出口。

《華爾街日報》引述據稱接近習近平的消息人士透露,習欲讓王岐山負責處理關鍵且棘手的中美關係。近幾個月內,王岐山會晤了保爾森和其他美國商界領袖。在一次會議中,他跟來訪的美國金融家討論特朗普,在場人員憶述,王岐山當時問道:「特朗普是一個罕見的現象,還是一個趨勢?」

汪洋執掌政協,也出席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實屬罕見。(美聯社)

汪洋主導中美「夫妻論」

出任政協主席的汪洋,似乎已和中共對美事務沒有什麼關係,其實不然。上周一(4月2日),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財經委)首次召開會議時,汪洋名列其中。此次會議是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財經小組)在兩會後升格為委員會後,習近平首次以財經委主任的身份主持。除了財經委副主任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會議外,汪洋也在此次中共高級別經濟會議上現身,十分罕見。

從官方公布的會議內容來看,會上主要討論了金融風險、脫貧、環境問題,三項內容都和汪洋目前政協主席的業務職能無關。汪洋此前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也是財經領導小組成員。中共十八大之後五年,汪洋作為分管農業、對外貿易等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主抓中美經貿關係,並多次率團出席中美經貿對話。作一個合理猜測,中美貿易摩擦是這次財經委會議一個重要議題,但中共沒有公報這部分內容。汪洋與會可能與中美貿易摩擦有關。

汪洋上一個五年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期間,主持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其間被傳出惡補英語。習近平將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交給汪洋,一方面可見對汪洋的倚重,另一方面亦足見習對中美關係的重視。2013年,汪洋在主持中美對話期間曾脫稿講話稱,雙方可吵架,有分歧,但必須增加了解,增強互信,「培育共同的生活基礎」,「我們兩家不能走離婚的路」。這段「夫妻論」經輿論發酵後,在中共內部曾引發爭議,傳聞汪洋後來因這一不夠謹慎的言論而被迫檢討。但在近日中美貿易爭端抬頭之際,中國前財長樓繼偉在一次論壇上卻重提「夫妻論」,樓擔任財長期間曾參與汪主持的對美談判。

其實在中南海內有風聲稱,外間流傳汪洋因為「夫妻論」被批評,實為子虛烏有,這種關係的定調是在過去五年中央決策層對於中美關係現狀有清晰認知後下的結論,目的是在中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避免中美兩強出現直接對抗。中美「夫妻論」在現實中也描述出過去五年中共對美態度,儘管仍然有強弱之別,但是「人格」、「國格」上是一種平等關係,既非改革開放之前的「敵人」,也非改革初期的「師生」關係。

在未來,站在中美關係一線的重要執行者與操盤者,是劉鶴。(資料圖片)

劉鶴上任伊始即受挑戰

在未來,站在中美關係一線的重要執行者與操盤者,是劉鶴。這位新任國務院副總理素有習近平「經濟大腦」之稱,操一口流利英語,曾在美國一流大學接受經濟學訓練。他上任伊始,就迎來中美近幾十年來最大的一次貿易摩擦,在此之前,他於2月份首次赴美,為此錯過了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足見其肩負重任。

以結果推論,這次訪美似乎並不成功,有些人將責任推到劉鶴因為缺乏知名度,導致在華盛頓「敲門」無人應答。這種推斷對劉鶴並不公平。真正的責任不在劉鶴,而在白宮。《南華早報》報道,劉鶴訪美沒有取得任何突破,其中一個原因是,他甚至不清楚他的美國對手是誰。英國《金融時報》也報道,劉鶴訪美時的一個重要議題是,建議雙方分別指定一名關鍵人士來處理日益不平靜的兩國關係。但是美國方面至今沒有回應。

王岐山、汪洋與劉鶴今後將各自在中美事務中扮演什麼角色,引人關注。往更深一層看,在當下,美中關係完全由兩國最高領導人主導。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張克斯(Christopher Johnson)說:「我們真的回到了由總統和國家主席來管控關係的時代……現在的情況看起來好像是,只有他們兩人會晤時,才能真正把事情做成。」

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評價中美關係時,曾有兩句耐人尋味的話,一句是「和美國建交的國家都富了起來」,另一句是「中美關係,壞也壞不到哪兒去,好也好不到哪兒去」。鄧沒有說過中美是「命定夫妻」,但他預見了中美既是對手又是夥伴的競爭合作關係。

五年來的中國外交實踐證明,習近平仍將中美關係擺在中國外交的優先位置。美國是西方國家之首,且當今世界大半遊戲規則和運行體制都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制定,在全球化的今天,習充分意識到良好的中美關係對中國崛起和持續擴大開放意味着什麼;他多次要求重新制定遊戲規則,重建國際秩序,以反映中國的崛起現狀,但他無意也無力徹底否定現有國際秩序,中國不想脫離這一現實中的國際體制。

同時,作為一位強勢領導人,習近平顯然不以美國為範本重塑中國。他掌控下的中國對美外交兼具強硬與靈活性。這一點,反映在他重用的「知美派」王岐山與汪洋、劉鶴三人的政治風格中,王汪劉三人既不僵化保守,又不乏強硬與硬朗。說到底,中美關係是既合作又競爭博弈的複雜組合。

上文節錄自第106期《香港01》周報《三代經貿能手領銜最強「知美」團隊》。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4月9日出版的第106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