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觀察】主權國家對等磋商 「監管」是個偽命題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昨天(4月3日)訪美,展開新一輪中美貿易磋商。外媒報道,中美官員已解決大部份主要問題,接近達成貿易協議,但對於如何執行和落實協議仍未有共識。坊間不乏論者以為,談判最大障疑正在於設立「履行協議機制」,美方無法確保中方確切執行協議內容。這說法不如看上去那麼順理成章。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是中美貿易談判領軍人物,他曾多次代表北京與美方就貿易問題展開磋商。(路透社)

美國針對華為「邊打邊談」

首先中國亦可發出同樣疑問:如何確保美方不再隨意以關稅戰威脅中國經濟,或以司法戰打擊中國產業?尤其是華府確實是「邊打邊談」,於談判期間號召盟友抵制華為,並向加拿大提出引渡申請,決意以違反伊朗核協議為由,起訴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

更為要者,中國是主權國家,現在亦不是清末民國任由列強宰割的處境,沒有可能任由外國派「顧問」監督本國內政。特別是中美這種對等大國,信任就簽協議,不信任就拉倒,設立共同監督機制尚有可能,藉此回應輿論質疑,但講到派員實地督察,如同清末英人赫德掌管海關,完全是天方夜譚。

中美角力屬全方位結構問題

將「監管」視為談判障礙,也是基於另一種誤解,亦即將一紙貿易協議看得太重要,以為只需中美兩國推出一份共同文件,雙方就可以一勞永逸地和解,天下太平。持此見者是過於認真看待文件效力,所以才存在雙方如何互相監管的問題,彷彿貿易議題不會受其他因素影響,北京和華府沒有其他爭端,可以一成不變地維持均衡局面。

實則中美角力屬於結構問題,癥結在於中國經過40年改革開放,國家實力巨幅提升,於是開始尋求其政經體量所應得的領導地位,而另一邊廂,部份美國政商精英掀起反華思潮,認為中國未有完全開放市場,按「西方模式」改造社會和政體,且以為北京有意建立另一個國際體系,抗衡以美國為首的二戰後秩序,於是視之為頭號戰略對手。

圖為劉鶴於2019年1月31日前往白宮與特朗普會面。(路透社)

簽協議僅是重建互信第一步

貿易爭議只是中美角力的其中一個戰場,即使簽訂了協議,最好的預期亦只是標誌雙方重建互信的第一步,最差的預期就是下一波衝突前的少許緩衝。假如兩國終究避免不過全方位角力,互相猜忌和衝突下陷入「新冷戰」,那麼拿著一份文件尋根究柢已是旁枝末節,「監管」有效與否更是沒意思的問題。大概基於這種認識,中方應對一向是不慍不火,不任由對手牽著鼻子走。

單就貿易議題,中方立場仍是基於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博鰲講話,表明中國會按自身需要擴大進口,開放重點產業如金融服務,而產業升級則屬本國權利,不會隨美方要求而放棄。綜觀其他爭議如南海主權和一帶一路,中國亦秉持同一態度,禮尚往來之餘,也會對等還擊,致令華府未至於獅子開大口,同時明白到中方對等談判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