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梵關係】中國2位主教到米蘭開會 意媒:象徵漸融入普世教會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據中央社報道,繼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版周日(12日)首都刊登教廷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的專訪文章後,意大利媒體「梵蒂岡內部通訊」(Vatican Insider)透露,北京、汕頭2位主教周二(14日)將到意大利米蘭,與帕羅林共同參與天主教大學的重要公開活動。
報道指出,這是中梵去年9月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後的一大進展,象徵中國教會已開啟新局,正逐步融入教宗領導的普世教會。

報道稱,中國政府一向主張「獨立自辦教會」、「不受外國宗教勢力幹預」等原則,不過自去年9月中梵協議簽署後,已創下許多打破鐵律的「首例」,包括去年10月2位中國主教首度獲准到梵蒂岡參加世界主教會議,今年4月首度邀請梵蒂岡以國家規格參與北京世園會,近日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版首刊教廷國務卿專訪。

梵蒂岡內部通訊認為,周二到米蘭開會的2位中國主教都很有代表意義,其中獲得教廷、中國雙重承認的李山主教,主持教區是首都北京,中國的政經權力中心。另一位廣東汕頭主教黃炳章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他曾被教廷處以斷絕往來的最高戒律「絕罰」,是教宗在中梵協議時赦免的7位非法主教之一。

《環球時報》英文版12日刊登刊登教廷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的專訪文章。(網站截圖)

據悉,這場活動是由米蘭天主教聖心大學(Università Cattolica del Sacro Cuore)舉辦,為紀念該校成立孔子學院十周年,會議主題是「1919-2019年東西方之間的和平希望」。而教廷國務卿帕羅林將發表演說,主題是「人類大家庭的合一」,從教宗本篤六世到方濟各的思維一脈相承。

根據議程,研討會也將回顧1919年中梵重大事件,從歷史尋求雙邊對話的基礎。關於中國部分,會議選擇中共政府高度推崇的1919年「五四運動」,顯示中國崛起的路徑應不只堅守「中國化」,也可以國際化。五四運動時中國青年不滿外國列強侵權,發動示威遊行對抗政府,並批判華夏傳統文化,盼藉追隨西方民主科學精神壯大國家。

而教廷方面,會議聚焦1919年本篤十五世發表的「夫至大」(Maximum illud)牧函,當時中國對外國傳教士很抗拒,本篤十五世在信中表態與帝國殖民主義切割,強調傳教使命不是西方宗教信仰的擴張,並積極推動天主教神職人員「本土化」。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