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日籍剪接師岸富美子逝世:原滿映員工,二戰後服務中共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綜合內媒報道,長影集團(長春電影製片廠)周二(4日)消息指,長影日籍剪接師岸富美子(中文名「安芙梅」)於5月23日在東京逝世,享年98歲。她曾參與剪接共產黨解放區歌劇《白毛女》等。

岸富美子1920年出生於奉天省營口縣(今遼寧省營口市),她在父親去世後回到日本,為了補貼家用,15歲便邁入電影行業。1939年,她前往日本在東北傀儡政權滿洲國的首都新京(現吉林省長春市),進入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簡稱「滿映」)擔任剪接助理,期間參與製作滿映理事長甘粕正彥登場的紀錄片,以及滿洲女星李香蘭(山口淑子)等人的作品。

年輕時的岸富美子。(中新社)

滿映曾為國共爭奪重點

1945年日本戰敗後,滿映被改為東北電影製片廠(今長春電影製片廠)。由於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內戰激化,電影又是當時重要的宣傳手段,國共持續爭奪擁有東亞最佳電影設備的滿映,甚至有說法指,控制滿映就能控制內戰的走向。1946年4月,共產黨接管了滿映的後續企業,但由於國民黨捲土重來,共方決定攜滿映器材赴合江省興山市(今黑龍江省鶴崗市)躲避。在共產黨的強烈要求下,岸富美子等部份前滿映成員亦一同前往。

岸富後來於日本出版的自傳《滿映和我》中描述,雖然共產黨保證提供生活所需,但等到日本電影技術人員協助搭建完成避難地的攝影基地後,就以人員整頓為由將包括岸富美子在內的半數日本人(約130人)送往煤礦工作。當時岸富的兒子尚處於哺乳期,她在零下30度的嚴冬中以蘿蔔為食,掙扎着活了下來。

電影《白毛女》劇照。(資料圖片)

參與11部電影製作 培養7名中國剪接師

1949年,事態發生了轉機。由於共產黨已經解放長春,攝影基地搬回前滿映之處,她被選為新中國第一部電影的剪接師,陸續擔任了《橋》《白毛女》《光芒萬丈》《無形的戰線》《內蒙人民的勝利》等11部電影的剪接工作,還培養了7名中國女剪接師,後於1953年返回日本。

《白毛女》的主題是「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將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和共產黨的階級鬥爭理論結合在一起,成為解放區文藝標誌物,迅速風靡各個解放區;之後這齣歌劇還在國統區演出,廣受讚譽。後來改編的芭蕾舞版本,成為文革時期家喻戶曉的8個樣板戲之一。
白毛女
22歲的岸富美子(右)在滿映的剪接室內。(網上圖片)

事蹟多年後公開 岸富:百感交集

然而由於中國長期將日本前滿映員工為國產電影做出貢獻的事實視為禁忌,關於她的記錄僅以中文名「安芙梅」的形式留下。2005年,她的事蹟終於公布於眾,中國電影博物館設置了介紹日本電影人功績的陳列室,其中明確記錄了她的日文名字。岸富後來回憶稱「當時百感交集」。

2016年,96歲高齡的岸富美子曾回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尋根」,並在長影舊址博物館看到自己以及丈夫岸寬身(攝影師)、哥哥福島宏(攝影師)的名字。據不完全統計,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時期完成的劇情片中,日籍職員參與了21部,岸富美子一家人均參與了中國電影的建設工作。

(共同社/澎湃新聞/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