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洩天機】回顧「馬歇爾計劃」 見證霸權的歷史歲月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1947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馬歇爾(George Marshall)於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發表演說,提出「歐洲復興計劃」的構想(又稱為「馬歇爾計劃」),希冀能挽救二戰後歐洲的殘破經濟。
馬歇爾主張:「我們的政策不在對抗任何國家或主義,而是對抗飢餓、貧窮、絕望與混亂,其目的在求有效經濟在世界的復興,俾使自由體制在政治與社會情況擺脫困境後得以存在」,同時又強硬地警告:「任何政府如果企圖阻礙他國的複興,切莫指望我國的協助」。

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右三)前往哈佛大學發表演說,提出援助歐洲的構想。(The Harvard Gazette)

「馬歇爾計劃」清楚地點明「經濟復興」與「自由體制」兩大美國外交目標,也呼應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稍早之前於3月向國會提出、支持自由國家抵抗專制國家的「杜魯門主義」,只是將針對蘇聯的矛頭暫時軟化,代以重建歐洲經濟的字眼,但仍刻意暗示可能會有國家意圖阻撓復興,明眼人一看即知是指蘇聯。

此外,馬歇爾還強調應由歐洲自行請援,以免顯得美國有意主動介入,這無非是地緣政治的偽善包裝。因此,美國出台「馬歇爾計劃」,根本動機是塑造憑自身力量主導的新國際秩序,並非純粹出於扶助歐洲的善意。

而要實現該目標,勢必得達成三項要點:

一,盡可能輸出美國商品與資本,滿足出口需求和增加歐洲對美的經濟依附;
二,打破英國「帝國特惠制」(Imperial Preference)下的封閉市場,將英鎊區、甚至整個歐洲轉變為美元勢力範圍;
三,圍堵共產主義,利用經濟武器分化蘇聯與東歐國家,甚至切斷或限制東西歐之間的貿易往來,以孤立共產陣營。

1948年,馬歇爾訪英推動馬歇爾計劃。(AFP)

因此,美國首要對付的即是日暮西山的大英帝國。

早在1941年,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就同英國首相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發表《大西洋憲章》(The Atlantic Charter),揭示「努力使促使所有邦國,無論大小、勝敗,得以享用世界之貿易及原料之取得」的原則,目的就是為了打入英國與其殖民地間的經貿網絡。

接著,美國透過1944年「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s),成功確立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將英鎊擠了下來。儘管英國從沒想過隨著二戰的落幕一併清算帝國榮光,但戰後得依賴美援重建家園的現實,終究不得不令英國屈服,被迫配合美國戰略,加入美國推動的歐洲一體化進程,以獲取「馬歇爾計劃」的財政援助。

至於蘇聯,起初沒打算同美國徹底決裂,史達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在戰時,就多次表達期待美國援助蘇聯經濟復興。

1944年,蘇聯駐美大使葛羅米柯(Andrei Andreyevich Gromyko)還分析,蘇美兩國在政治與經濟上仍有合作基礎,畢竟美國需要蘇聯的市場和原料。

於是,1945年1月,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Vyacheslav Mikhailovich Molotov)銜命正式向美國駐蘇大使哈裡曼(William Averell Harriman)請求60億美元(約合470.37億港元)的貸款。

沒想到杜魯門彼時已決定對蘇改採強硬態度,白宮法律顧問柯利弗德(Clark Clifford)於1946年9月警告稱,「答應向蘇聯政府或蘇聯勢力範圍內其他國家政府提供經濟援助,以及與這些國家開展民間貿易,其結果都將增強克里姆林宮向全球擴張的計劃的實力」,認定「只要蘇聯工業的發展是用於增強自己的軍事潛力,對蘇聯提供經濟援助就直接關係到美國的安全」,要求美國改援助受蘇聯威脅的國家,以此「有力地證明資本主義至少是可與共產主義匹敵的」。

1947年6月5日,時任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哈佛大學演講時,正式提出馬歇爾計劃。(資料圖片)

因此杜魯門開始對蘇聯的請求裝聾作啞,拖延到1945年12月時還假稱自己從未收到蘇聯貸款的正式申請。1946年3月,美國國務院才不得不承認曾接到蘇聯的請求,但又推託道「忘記」文件放哪,其抵制蘇聯的心態已顯露無遺。

正因為美國的敵意昭然若揭,故當馬歇爾演說後,歐美認為這項援助勢必排除蘇聯。儘管馬歇爾稍後在英國外相貝文(Ernest Bevin)的催促下,才趕緊補充稱援助的適用者是「亞洲以西」的歐洲國家,但這種欲蓋彌彰的態度已沒法欺騙蘇聯。

蘇聯官媒《真理報》在6月16日就不客氣地指責「只是杜魯門主義的重複,運用美元的資助,施以政治的壓力,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的一種策略」,並揶揄馬歇爾補充「亞洲以西」,不過只是「試圖要讓美國民眾誤以為馬歇爾先生真正願意參與整個歐洲的經濟復興,而實際上是要將蘇聯與東歐排除在外」。

當時,在歐洲街頭可看到居民為反對「馬歇爾計劃」的遊行。(資料圖片)

連美國媒體也洞悉這種拙劣的技倆,《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便於6月18日報道稱:「這一註釋的目的,在向蘇聯開一扇門,華盛頓人士認為,蘇聯是不會進來的」,顯見美國人也看得出自家政府沒設想過蘇聯會加入。

不過儘管如此,蘇聯外交部長仍在英法兩國的邀請下,帶了89位經濟專家前往巴黎商討「馬歇爾計劃」的細節。畢竟,若能在平等的條件下爭取到美援也不算示弱。再說,蘇聯內部已擬妥談判底線,即「關於美國給歐洲國家的經濟援助的問題,不應當從『為歐洲國家制定經濟計劃的觀點』出發來進行討論,而應當由歐洲國家自己擬定申請的方法對上美國援助(貸款和提供商品)的經濟需求來進行討論」,防止美國意圖主導援助侵奪受援國的主權。

1949年12月21日,在比雷埃夫斯港卸下幾袋麵粉之後,希臘首都雅典舉行遊行,慶祝第100 萬噸馬歇爾計劃貨物運抵希臘。(資料圖片)

因此,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主張,應由各國評估自身需求後提出重建計劃,再向美國陳述需要多少款項,並批評英法擬議的「指導委員會」(即日後的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形同「經濟監察團」,並指控英法遲早會操縱該委員會,干涉參與國的內政。

蘇聯的抨擊並非無的放矢,因為按美國的計劃,確實是希望整合歐洲成一依附美國的經濟體,同時還要防止其茁壯為具備反美潛力的聯盟,故千方百計想設置一個負責分配美援的歐洲組織,藉著控制財源進而掌握各國。除了蘇聯以外,瑞士、北歐諸國也強調「馬歇爾計劃」不得侵犯自身主權,可見這些國家均發覺美國包藏在鉅款中的野心。

但在美國的強勢姿態面前,西歐18國最終仍於1948年4月成立歐洲經濟合作組織,並接受美國以逐年給予而非一次交付、受援國還得另提供戰略資源的苛刻條件,接受「馬歇爾計劃」的挹注。

在德國西柏林,二戰結束後建立的美英法佔領區內,正進行大規模重建,牆上掛著「馬歇爾計畫援助」的標語。(資料圖片)

此外,美國還要求受援國得儲存一筆與美援同等數額的本國通貨,沒有雙方同意就不能動用,這形同剝奪經濟主權,使美國資本得以滲透。美國甚至要求受援國得詳細交代每筆款項的用途,這也和馬歇爾最初在演說中提倡、由歐洲自行請援和自助的精神全然背道而馳。

加上1948年3月30日,美國為封鎖蘇聯和東歐,通過《經濟合作法》(Economic Cooperation Act)第117條修正案,規定「馬歇爾計劃參加國如果向非參加國出口美國禁運物資,經濟合作署署長有權拒絕向該出口國提供利用馬歇爾計劃援助得到的那些物資」,赤裸裸地以國內法勒索西歐配合美國的對蘇圍堵

日後,美國又於1950年主導成立秘密組織「巴黎統籌委員會」(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禁止或限制戰略物資或高科技產品輸向共產國家,大大打擊了東西歐之間原有的貿易聯繫,使西歐社會雖然在美援下復甦,但也隨之成為美國經濟的附庸。

圖為當年馬歇爾計劃援助表。(塗柏鏗製)

所以,在評價「馬歇爾計劃」的作用時,雖然得肯定美援重建歐洲經濟的正面貢獻,但仍不能忽視其本質是美國擴張和反甦的戰略工具,也不能隨意譴責蘇聯對「馬歇爾計劃」的抵制。

再說即使到了今日,美國仍對歐洲嘗試自主的任何企圖都抱持敵意,不願歐洲聯盟進一步統合與壯大、建立快速反應部隊等等,更不欲歐洲諸國同俄國間有太密切的經貿往來,如美國多次抨擊俄國與德國「北溪2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的建設項目,就是個明證。

2019年5月,美國能源部長佩里(Rick Perry)還揚言,參議院將通過制裁「北溪2號」項目的法案。該法案目前被暫時命名為《捍衛歐洲能源安全法》(Protecting Europe's Energy Security Act),申明「美國和歐洲之間、與美國和德國之間的關係,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以及全球繁榮與和平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說穿了,這法案不過僅是加強美國對歐宰制、削弱歐俄關係的工具,還有掃清美國天然氣販往歐洲的障礙,保障的根本不是歐洲安全。因此,從美國提出「馬歇爾計劃」迄今的政策演變,不難看出美國利用強大國力,威逼他國建立經濟與科技壁壘封殺敵手、進而鞏固霸權的做法,早已其來有自。

只是昔日美國處心積慮想打垮的是蘇聯,而今掉轉槍頭瞄準的國家,則是蒸蒸日上的中國。歷史的相似性,值得教人省思與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