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中國商務部一詞 挑明新一輪談判主要基調

撰文:曹洋
出版:更新:

自7月份上海談判起,中美貿易談判的主基調悄然發生着變化。而第十三輪中美高級別貿易磋商後,中國商務部將這層窗戶紙完全捅破。從事後的官方通稿中便可洞察一二。

中國商務部10月12日早8時發布了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的新聞稿。300字左右的篇幅看起來言簡意賅,不過還是透露了不少乾貨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近兩三個月來,中美貿易談判的主要基調愈來愈清晰和明確。

10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VCG)

在商務部的新聞稿中,雙方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匯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端解決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將農業置於中美貿易談判的首要位置。

2019年2月第六輪中美貿易談判時,商務部曾如此表述「雙方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共識,對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税壁壘、服務業、農業、貿易平衡、實施機制等共同關注的議題以及中方關切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此前,農業一詞在新聞稿中一直處於主要議題排位的中後位置。

其實,農業議題位置的凸顯在幾個月前的上海談判時就已初現端倪。當時,中國商務部在肯定了上海談判是坦誠、高效、建設性的深入交流外,還在文末特別補上了一句「雙方還討論了中方根據國內需要增加自美農產品採購以及美方將為採購創造良好條件。」

由此可見,中國官方不再含蓄表達,更直接的表明農產品問題在中美談判中的分量和重要性。這一點或許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更心知肚明。因外部大環境對中美而言也的確如此,美國農業的壓力越來越大,更現實的說法是這關係到特朗普的主要票倉。而中國近來也飽受豬瘟和大豆、豆粕、豬肉價格上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