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即將亮相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撰文:王新
出版:更新:

距離2019年結束還有不到三周時間,中國今年經濟運行到底怎樣,下一年(2020年)又會有一個怎樣的走勢預期?這恐怕是關注中國政經話題人士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而每年12月中央和國務院聯合召開的最高級別經濟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成為最大的訊號觀察窗口。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表講話。(新華社)

從1994年開始,中共每年年底(12月居多,有個別年份是11月)都舉行高規格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一般為期3天(偶爾也有4天)。會議一般由中共總書記主持,國務院總理會作出講話。出席會議的成員包括中央政治局、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及旗下各部委的領導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解放軍各大軍區、各軍兵種、各大單位的主要軍事將領,還有國有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會議主要議程是研判過去一年的經濟形勢,制定新一年經濟發展規劃和宏觀經濟政策。

最近三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在12月中旬開幕。按照慣例,官媒要在這個會議結束時才會通報會議召開的消息與會議成果。近日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召開,甚至有的已經詳細到會議開始日期為12月10日。其實不管是該會議已經召開或者即將召開,在12月4日的黨外人士座談會和12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後,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會如何定調中國經濟並規劃下一年的發展已經初露端倪。

據《第一財經》12日消息,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於本周召開,會議對今年的經濟形勢作出研判,並在此基礎上部署明年經濟工作。(資料圖片)

從民間到廟堂 無法忽視的凜冽寒意

某種程度上,經濟已經取代政治,成為外界觀察和分析中國的關鍵字詞。對於即將過去的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美團的創始人王興,2018年年底曾在自己的「飯否」(微型博客)主頁上,發表了一段若有所指的話:「聽到一個段子: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裏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裏最好的一年。」這段話從中國投資界擴散到整個網絡輿論場,至今仍然動輒以開頭語的形式出現在中國經濟分析文章中。

其實,對於中國經濟的「寒意」頗有感觸的,不僅是民間各行各業的投資者,中共高層的講話中同樣可以找到類似的含義。

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議研究明年經濟工作之後,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主流官媒紛紛發表文章,用「無懼風雨」「疾風知勁草」之類的論調,列舉過去一年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經濟領域取得的成就,為即將到來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造勢,不過風險與壓力不容忽視。

在12月4日與「黨外人士」座談時,習近平坦承中國發展面臨着「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在12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再次如此表述中共作為執政黨面臨的壓力。而在此前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該會議的定位為「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被視為中共的年中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對當時形勢的表述為「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

可見,從2019年年初、中央政治局七常委悉數出席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告誡各省大員「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等七大風險之後,「風險挑戰」不僅是中共內部的共識,而且其量化指標被認為在不斷「增加」甚至「上升」

對於中共而言,來自外部的「風險挑戰」,不僅有全球經濟的同步放緩,來自美國的、從貿易到5G,乃至香港、新疆、台灣等各個領域的挑戰無不給中共帶來掣肘和壓力。而中國自己正在經歷的社會轉型、產業升級乃至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等等形成的「N期疊加」,則以「內部風險挑戰」的形式展示於中共面前。

進入中速增長平台 中南海怎麼辦?

基於頂層宏觀分析的資料往往會被認為太過抽象,數據很多時候被視為更「實」的存在(也有經濟分析者認為,數據也不過是資料的一種堆砌)。在2019年進入最後一個月的時候,中國全年經濟能否「保6」似乎成為外界判斷中國經濟的一個關鍵指標。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2019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情況,按照季度分,一季度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3,005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77,869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376,925億元,增長7.0%。由此,多數觀點認為,中國2019年GDP增速會達到6%。但是,也有觀點認為,現在對於GDP增速是否能「破6」,和2012年爭論是否「破8」一樣,只是時間的問題。

最近值得注意的一項經濟發展數據是,中國海關總署12月8日公布,中國11月出口年減1.1%至2,217.4億美元。這出乎很多經濟學家的預測,這樣的結果表示中國出口已經連續第4個月萎縮,而這只是眾多挑戰中的一個。12月1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按年漲4.5%(其中畜肉類價格上漲74.5%,影響CPI上漲約3.2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11月代表工業品價格指數的PPI(生產者價格指數)按年下降1.4%,預期降1.5%,前值降1.6%。這樣的數據搭配,被認為表示中國經濟迎來了結構性通脹時代。

2019年前10月,中國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圖為江蘇省連雲港市一家紡織企業車間的女工。(VCG)

正如官媒自己也認可的那樣:從國際看,全球主要經濟體復甦動力減弱,增速放緩,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為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主要國際經濟組織接連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中國國內看,投資下滑、外貿生變、龐大的製造業又正處於結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期,被視為經濟定盤星的消費也出現了汽車、家電增長放緩的趨勢。

作為中國唯一執政黨的中共怎麼辦?2018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經指出,「這些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既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結構性的。要增強憂患意識,抓住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政府過緊日子、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税降費推出、簡政放權、處置不良資產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2019年3月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給出的方案。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全國減税降費1.78萬億元, 預計全年減税降費總額將達到2.3萬億元;2019年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比上年縮減13%,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世行排名從2017年的78位躍升至2019年的31位;銀行高風險資產減少了2.5萬億元……

在全球貿易投資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國對美出口仍是負增長,但對其它地區如東盟的出口的維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圖為天津港北疆港區集裝箱碼頭。(VCG)

哪些訊號會被釋放 會前早有端倪

那麼2019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釋放哪些訊號?此前的黨外人士座談會和政治局會議已經透露了部分訊號。

12月4日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習近平要求與會者「堅定信心,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關於當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12月6日的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表示,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他要求中共官員「要堅持用辯證思維看待形勢發展變化……把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強大動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繼2019年7月30日政治局會議之後,12月6日的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體現了基建在2020年逆周期調節政策中的重要地位。該次會議還將「提升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作為2020年工作重點,意味着2020年中國官方政策對科技產業的支持力度只會有增無減。

在研判形勢的基礎上,12月6日的政治局會議也對全面做好「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打好「三大攻堅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脱貧、污染防治)、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等方面作出部署。中國多家經濟機構根據這次政治局會議透露的信息預測,深化國企改革、完善企業營商環境、鼓勵科技創新、延續「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地產調控政策等,可能是中南海2020年經濟工作的重點。

12月6日的政治局會議對全面做好「六穩」工作、打好「三大攻堅戰」和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等方面作出部署。(資料圖片)

為此,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的增加,用以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脱貧攻堅將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防範金融風險的表述也同樣仍將堅持,被認為是即將公布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

而其在地方政府融資仍受約束的條件下,如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是否會延續不以房地產作為短期經濟的刺激手段的表述值得關注。國家經濟城市群重點區域如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發展具備國家戰略意義,或也將依照各自的功能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