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沙士後打造的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 這次未及時啟動?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2003年SARS疫情後,中央政府以重金打造「中國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簡稱網絡直報系統),對各類傳染性疾病展開監測,以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
然而,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這套網絡直報系統似乎未能發揮人們期待的目標。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接受傳媒採訪時更直言,在本次疫情中,「網絡直報系統的啟用沒有那麼早」。要到1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為乙類傳染病並按甲類傳染病管理後,才在網絡直報系統中上報病例。

2003年SARS疫情後,中央政府以重金打造「中國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簡稱網絡直報系統),對各類傳染性疾病展開監測。(資料圖片)

中國衛生防疫信息網絡建設始於1999年。到2003年沙士爆發,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到剛剛成立一年多的中國疾控中心考察,發現當時的傳染病疫情報告機制是一個月報告一次,且是逐級匯總的層層上報,只報總數而不是報病例個案,地方上的非典數據不能及時上報。她便對傳染病監測提出要求,必須「一竿子插到底」。

中國疾控中心很快組織編制建設方案,包括系統的設計、實施和預算等。2003年5月底,項目獲得了財政部的批准。同年底,中央撥款建立新的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路直報系統。

據時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監測與信息服務中心主任、負責主持這個網絡直報系統的建設的中國疾控中心原公共衛生信息首席專家金水高介紹,「當時一般項目撥經費都是一兩百萬(人民幣,下同),但建設這個網絡直報系統僅硬件建設就花了3000萬元!」

該網絡直報系統的具體運行機制是,只要醫生發現臨床傳染病例,都需在規定時限內將信息報告至醫院傳染病科。(中新社)

硬件建設耗資逾3000萬

據了解,該網絡直報系統的具體運行機制是,無論是鄉鎮衛生院、縣醫院或協和、301醫院,只要醫生發現臨床傳染病例,都需在規定時限內將信息報告至醫院傳染病科(也有的叫防保科、院感辦),由專人填傳染病報告卡,登陸這個網絡直報系統的賬戶,錄入信息、上報——甲類傳染病和個別乙類的報告時間是2小時內,大部分乙類傳染病是24小時內報告。

醫療機構上報傳染病信息之後,各級疾控中心就能收到疫情信息。地方各級疾控中心可以看到轄區內上報的實時病例情況;中國疾控中心則可以實時看到全國各地上報的傳染病案例信息。金水高介紹道,「直報」是指直接報告,「上面、下面想截也截不住」;此外,報告是即時的,幾個小時、一天之內就能上報。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內地民眾戴口罩外出。(中新社)

中國疾控中心可實時收到上報信息

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在網絡直報系統報告後,中國疾控中心可實時看到全國各地上報的傳染病案例信息,並每天撰寫檢測日報,然後匯總成周報向國家衛健委提交。此外,中國疾控中心會根據報告的傳染病案例情況,派人進行案例核查和流行病學調查、訪視病人、採集疫情樣本,並給出疫情防控指導意見。

2004年1月1日,該網絡直報系統上線;4月1日,在內地正式啟用。2017年9月,國新辦發表的《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指出,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法定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網絡直報系統。

2019年2月,在國家衛健委例行發布會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透露,目前,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 實現對39種法定傳染病病例個案信息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時、在線監測。

金水高認為,系統有可能漏報,「因為不認識——在這39種傳染病之外,肯定會出現新型的、大家叫不上名字的傳染病,就像這次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資料圖片)

多年來一直運行有效

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亦表示,這套網絡直報系統多年來曾一直運行有效,中國疾控中心以此捕捉到很多傳染病情況,「像禽流感、甚至有一年還在一個地方發現了鼠疫,都很早就及時有效的發現問題,然後處理病人,沒有傳播開。」

楊功煥認為,對於現有39種法定傳染病之外新發現的或無法識別的傳染病,例如這次武漢肺炎,這套網絡直報系統也不會漏報。因為鑑於SARS的經驗,中心在網絡直報系統中專門、特別設了一項「不明原因肺炎」,為監測、報告的重點。但她亦提到,有必要關注、追問這套機制在此次武漢肺炎疫情中的運行情況。 一旦發現「不明肺炎」在一個地方超過5例, 系統就自動觸發核查機制,由中國疾控中心派人去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病人的訪視、採取樣本。

金水高則認為,系統有可能漏報,「因為不認識——在這39種傳染病之外,肯定會出現新型的、大家叫不上名字的傳染病,就像這次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1月28日,中國疾控中心完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分佈系統」,為公眾及時了解疫情進展和周邊疫情提供幫助。(網頁截圖)

系統的工作並未「達標」

分析認為,武漢肺炎大規模的疫情爆發, 疾控網絡直報系統的工作並未「達標」。因為網絡直報系統最現實的價值在於日常防控、預防和預警 ,這次卻未能將疫情扼殺在大規模爆發之前。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直言,在這次肺炎疫情中,「網絡直報系統的啟用沒有那麼早」,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個新發疾病,不在現有傳染疾病報告目錄中,要調整網絡直報系統設置、人員培訓需要一個過程。另據疾控中心內部人士透露,1月20日國務院將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作為乙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後,才納入網絡直報系統。

金水高推測,武漢是通過衛生行政系統的應急辦將疫情上報國家衛健委的,否則也不會在12月31日就以國家衛健委的名義派出專家組到武漢。不過,在12月31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到達武漢以後,至1月20日疫情防控緊急升級的這20日內,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怎樣作出疫情研判,卻就不得而知。

武漢肺炎納入網絡直報系統後,中國疾控中心組織技術人員,以最短時間完成功能的開發、聯調、測試和用戶授權等相關工作, 於2020年1月24日上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動態監測功能 ;1月28日,完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分佈系統」,為公眾及時了解疫情進展和周邊疫情提供幫助。

(新京報/E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