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世界秩序重構 台灣緊盯中美消漲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世人一方面關注中國疫情和緩之後,歐美國家的新一波高峰;另一方面則開始發問,這個來自自然界的病毒,將會對人類社會的世界秩序,帶來怎麼樣且多大程度的影響?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於4月3日發表在《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更讓這個議題浮上了枱面。

美國著名外交家基辛格近日撰文分析,疫情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美國必須保護其公民免受疾病的侵害,同時緊急開創新時代。(Reuters)

看過這篇文章的讀者都能理解,基辛格所稱「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基本上仍是站在西方長年的立場,考慮的是以美國為首的傳統「民主陣營」,該如何在疾病大流行後維護自由世界秩序原則。

相對於此,對台灣這個夾處在中美兩大板塊之間的區域來說,觀察點則側重於中美原有的競合關係,將會因為疫情產生怎麼樣的消漲,進而影響世界秩序的重構。這個大問題,勢必牽動着台灣在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如何自處。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在1月疫情爆發之初,出版了新書《全球化的裂解與再融合:中國模式與西方模式誰將勝出》。他在書中論證的前提是,當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處於新舊秩序交替的黎明破曉時分,那麼包含台灣在內的人類社會也因此在方方面面面臨了相當巨大的不確定性。

朱雲漢所提出的命題,並未因為疫情蔓延而解消,反而是更為深化、複雜化。馬英九執政時期重要的幕僚蘇起,進一步聚焦於中美之間的制度競賽。4月4日,蘇起在台媒《聯合報》發表文章,認為疫情加深了國際關係的不確定性,但應對的方式則突顯了美國民主與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孰者為優的深層課題。

台灣中研院院士朱雲漢認為,當前全球化面臨了舊的觀念、規範與體制,正出現運作失靈與不勝負荷的疲乏凋零迹象;但新的思維、秩序與模式則處於激盪、探索與醖釀階段。(多維新聞)

蘇起認為,剖析問題的順序,必須先從美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看起。他先從經濟層面切入,指出美國一直是經濟主導政治,現在的關鍵是「資本主義病了」,美國0.1%頂尖人士坐擁全國20%財富,而底層90%民眾僅分配20%財富,那麼「民享」的信念在歐美國家自然產生了動搖。

除此之外,美國的人口與政治權力分配嚴重失衡,且由於人口流動,導致小州愈小、大州愈大,任何人只要掌握佔全國16%人口的25個小州,就有50名鐵衛軍在參議院。特朗普(Donald Trump)正是抓住這點制度缺陷,上任後信口開河、為所欲為,致使最新民調顯示美國人對民主支柱的信心普遍低落。

蘇起總結,美國在「民享」與「民治」都受了傷,對其「制度自信」自然打了折扣。然而,美國的地緣安全性使其與任何大國競賽都會領先一截,「美國雖病了,病得不輕,但還是一頭大老鷹」。

美國這隻悲喜交加的「大老鷹」,與中國的博弈將在疫情期間碰撞出怎麼樣的火花?台灣《中國時報》前總編輯、《中央社》前董事長陳國祥,近期在香港《亞洲週刊》撰文,他關注到特朗普政府應對疫情,表現出了不負責任的「無德」、手足無措的「無能」,以及醫療物資短缺的「無料」。陳國祥認為,特朗普防疫的所作所為,其實仍服務於「遏制中國」的大戰略。

與之相較,陳國祥指出習近平雖有意將中國打造為國際抗疫領導者形象的雄心,但事實上的作為仍然維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關係,同時行有餘力援助了近百個國家。特別是意大利、塞爾維亞等歐洲國家的反應,都標誌着一個全球發生根本性轉變的時刻:30年來以美國為核心的單極體系式微,讓位給中美兩強分庭抗禮的雙元體系

陳國祥進一步分析,此「雙元體系」的成形,意味着長時期被歌頌的歐美自由資本主義與民主政體,在病毒無情的映照下全面曝露了缺憾,未來將不再具有絕對性優勢,只存在相對性優勢。這個「雙元體系」也將伴隨中美之間戰略對抗加劇,帶動全球合縱連橫的重構過程,既會產生更多紛擾,卻也帶來更多元的參照模式。

陳國祥的觀點,事實上與新加坡學者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頗為接近,他認為新冠疫情「這只會加速已經開始的轉變,從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走向更加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化」。無論他們對世界情勢的判斷在台灣人耳裏中不中聽,世界秩序的變化將會隨疫情而加快、加深,這個客觀事實難以為人否認。

在疫情的催化下,台灣官方意識到國際政治角力並未因此放緩,而是更為嚴峻,從而宣稱組成「國家隊」打「國際杯」,爭取更多理念相近國家的支持。不過,這場賽事的關鍵在於,是否能看到局勢正在發生微妙且巨大的轉變,若仍以既有的意識形態來選擇、站隊,以「民主防疫」睥睨一切,恐怕非但難以「超前部署」,反而讓自己身陷在中美磨擦的烽火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