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詛咒抑或共同繁榮:南海的石油之結

撰文:廖士鋒
出版:更新:

近期南海形勢並不穩定,區域內各國發生海上不友善接觸頻傳、再加上美方的軍事演習也造成一些政治波濤,而距離2021年完成《南海行為準則》的時限僅有20個月,局勢的緊張也投下新的變量。

在這次的南海情勢發展中,輿論與媒體的關注多聚焦在軍演、航行權與中共命名島嶼、設置西沙區、南沙區等作為,南海也曾被比擬為加勒比海、地中海;實際上,若把視角放在經濟和資源層面,南海地區或許更像波斯灣,其豐碩的的自然資源是各國爭搶島嶼主權的一個重要原因,且背後還涉及歐美能源巨擘的介入,更形複雜。【延伸閲讀:南海會否成為下個「火藥庫」

南海石油資源豐富,且不少是周遭某國與歐美俄等地區石油公司合作開採,更添複雜性。圖為俄羅斯與越南在南海合作開採的石油設施。(Reuters)

南海的油氣及背後的公司們

台灣高雄市長2018年選舉期間拋出「太平島周遭挖石油」政見,雖然遭到諷刺,但南海確實有不少石油。歷數南海周遭國家,如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越南及印度尼西亞,都設有國營石油公司,南海的石油藴藏也受到歐美石油巨頭的高度關注,據官媒人民網2012年的統計,踏足南海海域的各國能源公司已超過200個。

就歐美石油業者參與南海開發,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1989年至1990年代初期的湯普生(Randall Thompson),他的克瑞史東能源公司(Crestone Energy)先購得瑞典倫丁石油公司(Lundin Oil)在菲律賓巴拉望島外海的權益,再將之轉賣給石油巨擘英國石油公司(BP),而他又趁着美國對越南的戰時貿易禁運未解,赴北京聯繫中海油開發鄰近越南的萬安攤(礦區命名為WAB-21),導致越南異常不滿。

在1994年美方取消對越南禁運後,越方找到垂涎已久的美國石油巨擘美孚石油(Mobil),以及康納可石油(Conoco)、大西洋富田公司(Atlantic Richfield)、英國瓦斯公司(British Gas)等公司,還有越南與蘇聯合資的越蘇石油(Vietsovpetro)進入靠近越南的南海區域探勘與挖掘油氣,其中部分公司與WAB-21礦區重疊,導致日後難以平復的「萬安灘」爭議。

此外,中越爭議海域近年更有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海外部門(ONGC Videsh)、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Repsol)參與,雖然2017年越南取消與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的合約,但其他爭議海域與油礦區仍是未解。前陣子中國大陸命名許多海底地理實體(海地地物),大多靠近越南,背後顯與石油開採的爭議難脱關係。除了英國石油、美孚石油外,另一巨頭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也在馬來西亞授權下開採砂勞越北部海域的石油,這些都只是縮影中的縮影。

中共於4月19日公布一批南海島礁與海底地理實體(海底地物)的命名,將經緯度標註在地圖上,其中橘色為新命名島礁、藍色為海底地物,島嶼集中在西沙群島與南沙群島,海底地物則集中在靠近越南的南海周遭,綠色為台灣控制的南沙最大天然島嶼太平島。(底圖:Google Earth/標註:多維新聞)

公地悲劇與資源詛咒的混和

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是美國生態學家哈丁(Garrett Hardin)於1968年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塊土地上的生態與資源,因為各方毫無節制的爭奪與使用,最後不堪負荷而崩潰。而該片地域上的資源是什麼?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提出的公共池塘資源概念(Common-pool Resources)加以解釋。

若將之比擬在南海,則雖然南海油氣藴藏並沒有枯竭,但是各方開挖石油、天然氣並沒有準則、更沒有官方糾紛處理機制,尤其是各方的礦區存在高度爭議,這在在使得南海資源開發有可能走向公地悲劇。而近期美國媒體頻頻爆出的「中國跟蹤某國石油探勘船」或者「某國海景船跟蹤中國探勘船」,甚至是各國所謂的「海上民兵」,背後就是因為爭議海域從事探勘觸碰到了南海的敏感神經,而各方並不具備互信之下的毅然探勘,當然會導致相關聲索方的不滿。

更值得注意的是捆綁在南海身上的那組資源詛咒(Resource curse)。資源詛咒通常是指一個國家擁有巨量不可再生資源的優勢,反倒會限制該國產業發展,最後停滯不前、甚至內戰不輟。南海地區並不是單一國家,自然沒有符合資源詛咒的全部定義,但也正是因為南海豐沛的資源,使得各方不願放棄領土聲索,再加上石油公司的合縱連橫以及大國政治博弈的投影,南海也就成為潛在火藥庫的榜上常客,近期不僅美國軍艦接連現蹤,就連台灣敦睦艦隊也在返航時也悄悄前往南沙海域操演。【延伸閲讀:夾在強權與兩岸間的南海問題 進退維谷的台灣

石油開啟合作的可能性:兩岸之例

如前所述,奧斯特羅姆認為公共池塘資源使用的一個方法,就是憑靠各方行為者之間的自制,這背後主要還是在談制度安排,可是目前《南海行為準則》尚在談判,最快可能也要2021年才會完成,而目前卻早有爭議各方在諸多較不具爭議海域的聯合開發,可當借鑑。

兩岸國營石油公司中油、中海油在2017年簽約與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Total)合作開發南海北部油氣(台陽石油合約區),是近年南海資源較無爭議合作開發的一個例子。(截自台灣中國石油公司官網)

以兩岸來說,儘管政治上的紛爭遠較東南亞各國為大,但2017年5月3日,兩岸國營石油公司台灣中油公司、大陸中海油公司,還是與法國道達爾公司(Total)簽訂「台陽石油契約」合作開發南海北部、台灣以南海域的石油與天然氣,當中法國道達爾持股49%、中海油及中油各佔25.5%,道達爾並負擔探勘期全部費用,合約為期8年(亦即到2025年)。

合作開發的例子在南海比比皆是,但其中一大問題即在於,不少合作是其中一方聲索國與歐美石油巨擘的合作,而且地點恰位於爭議性較高之地區,如果是以爭議各方的合作為基礎再納入歐美公司,則爭議顯然會降低許多;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越南、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三方國營石油公司合作開發了分別位於越、馬、印三國周遭海域的南海礦區,籌組的新公司一律都是地主國佔四成、另兩國各佔三成股份,亦堪稱和諧。

加勒比海、地中海,或是波斯灣?

將南海比做其他海域的試圖,並不罕見,例如「亞洲地中海」、「加勒比海」等。但是,南海既不像地中海那樣有着悠久的各國互動與以該海域為中心的文明發展,也不像加勒比海般宛若美國老大哥的後花園。在資源稟賦層面上,南海毋寧更接近於波斯灣。

不論把南海想象成地中海、加勒比海或者波斯灣,都與現實有一定的距離,圖為民眾在巴勒斯坦海灘戲水。(Reuters)

但是波斯灣也曾面臨很大的危機。20世紀該區域本由霸主英國維持秩序,但1971年英國放棄其在「蘇伊士運河以東地區」的權益,卡塔爾、巴林、阿聯等國相繼獨立,當時美國深陷越戰無力填補,美國為了弭補英美撤出後的權力真空與權力失衡,尼克松(Richard Nixon)與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扶植了伊朗作為地區要角、作為權力平衡,但日後波斯灣也掀起諸多戰爭,並未達成恒久穩定。

此前南海不至於像波斯灣那麼重要,純粹是因為油氣產量要少得多,但是波斯灣內又沒有那麼多主權爭議極大的小島交錯排列(除了荷姆茲海峽出口的幾座島嶼外)、各國礦權亦明確劃分,將之與南海對比,可比性仍嫌不足。

回過頭來,南海終究還是南海,南海的問題必須在南海找到方法來解決,而不是照般其他模式。特別要注意的是,在無政府狀態之下資源的有限性,若是無法經由《南海行為準則》或者國際法院的判定解決爭議,要達成共同繁榮是很困難的,這一點仍有待相關各方發揮智慧。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