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變動】丁仲禮卸任中科院副院長 曾就中國空氣污染舌戰柴靜

撰文:范曉鵬
出版:更新:

甫參加完2020年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5月29日卸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職務。
作為副國級人物,丁仲禮不論在政壇和學術界,甚至在中國輿論界,都曾引起不小關注,他還曾與央視前主持柴靜就中國氣候污染與發展問題公開爭論。

據中科院人事局官網消息,5月29日,國務院下發一則《關於丁仲禮不再兼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職務的通知》,至此,丁仲禮離開其工作近40年的中科院。其現任職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主黨派中國民主同盟(民盟)中央主席。

丁仲禮曾就國際碳排放責任與央視前主持人柴靜辯論,引起輿論轟動。(網上圖片)

據公開資料,丁仲禮生於1957年1月,浙江嵊州人,1988年畢業後即進入中科院從事研究工作。中科院是中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為正部級國務院直屬事業機構。2005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據中科院學部官網介紹,丁仲禮主要從事第四紀地質與古環境等方面的研究。2017年出任民盟中央主席,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丁仲禮受到輿論關注,與其被指較為強硬的政治言論有關。關於全球環境與人類發展的爭論,丁仲禮曾在一次演講中稱,氣候變暖已經不單單是科學問題,而是已延伸到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對於已發展和發展中國家對二氧化碳排放權之爭,丁仲禮認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的減排方案實際上是「減排話語下的陷阱」,為已發展國家設計了比發展中國家多數倍的未來人均排放權,其結果是要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加大貧富國差距。他主張二氧化碳長期排放權應向發展中國家傾斜。

丁仲禮認為二氧化碳長期排放權應向發展中國家傾斜。(網上圖片)

丁仲禮的國際演講雖然在眾多發展中國家得到輿論支持,但也有聲音質疑其過於激進。2015年,已從央視離職的記者柴靜攜紀錄片《穹頂之下》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該紀錄片呼籲人們關注中國空氣污染問題,引發極大爭議,其後遭到封殺。

在一片討論聲中,有網民翻出柴靜過往採訪丁仲禮的片段,當中經常以批判性報道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柴靜,與丁仲禮圍繞「甚麼是公平的二氧化碳減排方案」展開辯論,兩人觀點產生碰撞和分歧,丁仲禮為反駁柴靜,直呼「中國人是不是人?」、「地球用不着人類拯救」等,相關言論受到民族主義者的支持。

據內媒報道,丁仲禮還曾對中國的社會精英發表看法,認為他們至少會有獨立思考能力,對於看不慣的事情雖然不敢當面說,但敢於在私下議論的時候說一說。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