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澤東到胡錦濤 中共歷代領導人如何看待「武統台灣」?

撰文:關岭
出版:更新:

近來台海局勢緊張,中央電視台早前更發表海峽時評,稱解放軍的實力、信心與決心決定了「武統」一旦觸發,「首戰即終戰」,民進黨當局如果繼續迷信「倚美謀獨」的幻夢,最終必將自己扣動自我毀滅的扳機。
事實上,關於武統台灣,中共內部一直存在討論。中共領導人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到胡錦濤,都有論述。

1949年初,國共內戰大局已定,中共開國領袖毛澤東決定在1950年以武力解放台灣。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發表時評《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這是中共第一次提出解放台灣的口號。12月31日,中共中央在《吿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中將「解放台灣」作為1950年的任務之一。

「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宣傳畫。(網絡圖片)

中共還周密進行各項戰前準備,然而,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宣布出兵台灣,派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以武力阻止中共對台灣的進攻,「解放台灣」被迫擱淺。

朝鮮停戰後,美國從朝鮮、越南和台灣三個方面對中國進行軍事威脅,打造亞太「集體安全防禦」體系,並加緊與台灣磋商《共同防禦條約》。

在此背景下,毛澤東再次提出要「解放台灣」,1954年7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一定要解放台灣》。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隨後爆發,同年12月2日,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在華盛頓簽訂,「解放台灣」從此遙遙無期。

1978年12月16日,中美發表建交聯合公報,同日,美國宣布美台斷交,終止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從台灣撤軍。中美建交後,中共對台政策從「解放台灣」調整為爭取和平統一。

+1

針對當時中共黨內仍把武力作為解決台灣問題主要手段的思想情緒,鄧小平表示,「我們要考慮打這一仗是否得到人民的同情與支持。」「沒有人民的同情與支持,任何軍事上的勝利都只是暫時的,政治上最終必歸失敗。」

鄧小平說,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對國家、對民族都比較有利。不要為一時動盪的局勢影響、動搖和平統一的方針。但在堅持和平統一方針的同時,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如果放棄使用武力,只能使和平統一成為不可能,這樣反而會妨礙和平解決台灣問題這個良好的願望。「絕不能輕易使用武力,因為我們精力要花在經濟建設上,統一問題晚一些解決無傷大局。但是,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們要記住這一點,我們的下一代要記住這一點。這是一種戰略考慮。」

除了擔心武統台灣能否得到人民支持,精力要花在經濟建設上這兩點之外,還有一點鄧小平沒有明說,那就是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核心問題,在實力不及美國的情況下武統台灣,引來美國介入。

關於武統台灣,後來的中共領導人江澤民與胡錦濤,都曾在不同場合表達過與鄧小平類似的擔心。

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屆一中全會閉幕後,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會見出席會議的代表。(Getty)

據美國學者庫恩(Kuhn.R.L)《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記載,1996年第三次台灣海峽危機期間,強硬派提出可能成為戰爭爆發導火索的八種情況,其中任何一條都將引發中國對台動武,但江澤民只對其中兩條表示認同:一是外國勢力干涉或入侵,二是台灣宣布「獨立」。

另外,江澤民在1998年中共中央對台工作會議上也曾警吿,「我們無論以什麼方式實現統一,都要取得台灣同胞的廣泛支持,否則就會遇到很大阻力,統一後台灣也難以長治久安。」

在辭去中共軍委主席職務向胡錦濤交班的講話中,江澤民提到,台灣問題有很深的國際背景,有特殊的複雜性,解決起來很不容易,要堅持文攻武備的總方略,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但決不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針對武統台灣的呼聲,胡錦濤有過公開回應。2004年3月台灣大選,陳水扁擊敗連戰連任總統,有聲音認為陳水扁推行「台獨」,要求中共採取果斷措施武統台灣。對此,胡錦濤同年7月在中共中央對台工作會議上呼籲:「他們的愛國心情可以理解,但我們一定要把為什麼要盡力爭取和平統一的道理講清楚,使廣大幹部群眾都能夠從國家發展和民族利益大局出發,正確對待台灣問題。」

2005年3月,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規定在三種情況下大陸將對台動武:第一,「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第二,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第三,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

《反分裂國家法》出台一個月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在與連戰會談時,胡錦濤曾用非常感性的話解釋,中共為什麼決不承諾放棄武統台灣。「兩岸之間什麼問題都好商量,但要搞『台獨』就沒法商量。因為我們不能做歷史的罪人啊!」胡錦濤說,「中華民族從秦代開始,兩千多年國家一統,形成今天這樣的格局。到我們這一代人,如果國家被肢解了,我們對得起我們的祖宗、對得起我們的先人、對得起我們的後人嗎?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