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就任|北京暫無楊潔篪訪美計劃的三大理由

撰文:穆堯
出版:更新:

1月23日,《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話稱,北京正通過駐美大使崔天凱的中間運作爭取讓其最高外交官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高級幕僚舉行會談,探討兩國領導人舉行峰會的事宜,並點名這名最高外交官就是中共最高外交決策機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楊潔篪。
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任時期留下的中美關係僵局的確是拜登上任後外界最為關心的議題之一,《華爾街日報》此時拋出這樣的消息對輿論來說可謂恰逢其時。不過,報道出來當天,中國駐美大使館即發聲「報道與事實不符」,否認了崔天凱寫過所謂的建議楊潔篪訪美信件。

其實,從現時政治局勢,北京派遣楊潔篪訪美大概率是不可能的。

其一,拜登對華政策目前尚不夠清晰,這是北京不會貿然出手的最基本邏輯。雖然在拜登上任之前,外界就根據其表現認為拜登上任會對其前任特朗普任內的多個政策「撥亂反正」,但並不代表在對華政策上也會如此。事實上,輿論普遍認為,美國對華政策不可能因為換人而180度大轉彎,且拜登在上任前就公開表示過,其一就任最重要的除了抗疫就是要與盟友重新修復關係,加強聯合,制衡中國。

2020年疫情期間,楊潔篪(左)與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右,Mike Pompeo)在夏威夷匆忙密會,無果而終。(Reuters)

不要忘了,就在拜登1月20日的就職典禮上,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還以42年來首次打破紀錄拿到出席門票,這樣的政治信號不可謂不強烈。

雖然北京期待拜登上台能改善中美關係,至少在某些領域能達成合作共識,以合作管控矛盾與分歧,但顯然,中國不會是拜登政府的優先事項。因此,在沒有明確的判斷之前,中國應不會貿然失分寸。

其二,從技術層面來說,該行動不可取。楊潔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也是中共中央外事委員會秘書長,其在中共外交團隊中是「外交第三號人物」,在美國政壇也享有名號,正因如此,其更不可能此時訪美。因為楊潔篪的重要身份,在中美分歧如此嚴重的局勢下,一旦接觸失敗對中美關係的改善來說,則迴旋餘地很小。《華爾街日報》在隨後的更新中亦援引關注中國事務的專家話稱,預料美中之間的對話會先從一個低於楊潔篪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層級展開。

三是,中國同樣不急於直接對話美國的行動。在《華爾街日報》報道中,知情人士稱美國「不着急」立即與中國高官會面,事實上,中國亦然。坦誠講,無論是出於中國重視的負責任大國形象還是現實的解決問題思路,正面處理中美矛盾都是北京必須面對與解決的重要議題,而美國新一任總統的就任即是一個不錯的時機。

但是,現在的局勢表明,主動一定程度上就有落入被動的危險,況且,此時不像習特會那樣急需剎車的談判契機。對於北京來說,最困難的時候已經挺過去了,中共早已制定了長久承壓的政策路線。2020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亮出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2020年12月中召開的年度經濟工作會議上,再明確2021年的八大任務。用習近平的話說,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在於辦好自己的事。

在中共二十大到來之前的這兩年,中國能否解決好中美問題對執政者來說的確是個具有參考的評價標準,不過,與拜登打交道,中國領導人也並非沒有經驗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