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衝擊致ATM機失寵 內地全境數量僅餘不足百萬部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內地電子支付普及,即使不帶現金對生活也影響不大,導致自動櫃員機(ATM機)的重要性大為下降。央行近日發布最新的2021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銀行卡受理終端數量繼續減少,截至二季度末,全國僅有不足100萬部ATM機。

世上第一部ATM機於1967年6月27日在英國巴克萊銀行恩菲爾德支行投入使用,而內地第一部ATM機則是在1987年由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行引進。1993年「金卡工程」啟動後,銀行對ATM的需求快速增長,內地也就此發展成全球最大的ATM市場。

英國演員Reg Varney是第一位去首部自動櫃員機提款的人。(資料圖片)

數據顯示,全國ATM數量在2018年末達到頂峰,達到111.08萬部,然而翌年數量首次出現減少,減少了1.31萬部至109.77萬部,之後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20年全年減少8.39萬部。而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內地有98.67萬部ATM機,較上季度末減少1.95萬部;今年上半年已減少2.72萬部。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非現金支付特別是移動支付的普及度。今年2月,中國銀聯經對全國超過17萬人進行調查分析,發布了《2020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內地的移動支付用戶已超過8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連續3年高居全球第一。統計指,98%的受訪者最常用的支付方式是移動支付。而在過去一年,每人日均會使用3次移動支付,每天使用5次的人群佔比約25%。其中,95後男性日均使用移動支付的次數達4次,反映該人群是目前使用移動支付的主力軍。

ATM機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不會退出歷史舞台。(北京青年報)

儘管ATM機市場保有量逐年萎縮,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ATM機仍不會退出歷史舞台,現金和移動支付兩者會長期處於互為依存,互為發展的狀態。據央行近日發布的《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21)》顯示,大多數人仍有使用現金進行支付的經歷,主要為小額支付。具體而言,77.02%的受訪者最近兩年內使用過手機付款,使用過現金進行支付亦有71.32%。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口老化的大背景下,調查顯示年齡段越大、學歷越低的消費者使用現金支付的比例相對越高。

至於面臨壓力的ATM廠商亦並非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尋求轉型,將來單一功能的ATM機會銳減,相反更為智能的遠程視頻櫃員機(VTM)或互動交易模式(ITM)將興起,而具備先進理念、先發經驗、自主研發能力的智慧銀行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將逐步主導市場。當中,內地ATM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廣電運通已在2020年年報中稱,會重點推進機芯以及智能櫃檯、大額存取款一體機等硬件產品研發及性能提升。此外,銀行數字化諮詢服務也將成為ATM廠商的新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