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有135個海水化淡工程連續15年增加 浙江規模最大日逾40萬噸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自然資源部近日發布《2020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說明去年中國海水利用情況。海水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學資源利用。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現有海水淡化工程135個,工程規模近每日165.11萬噸,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規模近每日6.49萬噸,已是連續15年增加。全國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9個省市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島,分別是遼寧、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其中浙江海水淡化工程規模最大,為每日41.39萬噸,江蘇則最小,為每日0.5萬噸。其中2020年全國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4個,工程規模近每日6.49萬噸,分布在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主要用於沿海城市鋼鐵、電力、冶金等工業用水以及海島地區生活用水。

《報告》指出,目前海水淡化的用途以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為主,前者用於工業用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北部、東部和南部海洋經濟圈的電力、石化、鋼鐵等高耗水行業;後者用於生活用水主要集中在海島地區和北部海洋經濟圈的天津、青島2個沿海城市。

另一方面,《報告》提到2020年沿海核電、火電、鋼鐵、石化等行業海水冷卻用水量穩步增長。據測算,2020年全國海水冷卻用水量達1698.14億噸,比2019年增加212.01億噸,增幅近14.27%。海水冷卻工程分布在遼寧、天津、河北、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11個沿海省市,其中廣東省的海水冷卻用水量最多,達564.11億噸,約佔2020年全國冷卻用水量的33.22%。

至於在海水化學資源利用方面,除了製鹽外,海水化學資源利用產品主要包括有溴素、氯化鉀、氯化鎂、硫酸鎂、硫酸鉀,生產企業主要分布於天津、河北、山東、福建和海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