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漁民撈獲被表彰獎勵 專家詳解境外水下竊密裝置用途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江蘇當天召開「沿海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專項表彰獎勵大會」,表彰並獎勵在中國領海海域打撈上繳水下可疑竊密裝置的11位漁民及五名相關人員。專家指,這些所謂偵查裝置統稱水下無人潛航器。

報道稱,2020年至今,江蘇漁民發現10個他國製造的可疑裝置,具有水下調查、識別、竊密等特殊功能。根據漁民描述,它們有的「帶有太陽能板,兩邊有『翅膀』,後邊有螺旋槳」;有的「形似魚雷」。央視就此解讀稱,漁民捕撈到來自國外、型號各異、種類繁多的技術監測裝置,對國土安全、深海安全等都構成嚴重威脅。

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表示,所謂偵查裝置統稱水下無人潛航器,這些器材會搭載探測器、傳感器以搜集海洋信息情報,包括水文氣象、水下地形地貌信息,如溫度、鹽度、濕度等。其一般為無人操控、長時間自主航行,並可實時將信息發送到衛星。

他強調從軍事角度而言,不同海域的水文、地形信息,對潛艇航行、搜潛反潛都十分重要,例如反潛作戰,各國主要靠反潛機或者艦艇搭載的聲吶搜索對方潛艇,但不同海域反映到聲吶的聲音信號會有差別,這就需要在重要海域搜集該海域相關信息來修正、彌補,故此境外勢力對於中國沿海海域的水下偵查威脅很大。

宋忠平認為漁民靠拉網捕魚時隨機拉網打撈,屬不錯的應對手段。

他進一步表示,由於體積較小,這類潛航器水下航行時的噪音等識別信息十分弱,因此解放軍要在廣袤的海域搜索識別難度較大,反而經常出海的漁民靠拉網捕魚時隨機拉網打撈,屬不錯的應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