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者:不認為中國會進入「低慾望社會」 因收入水平還太低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中國經濟疫後復甦力度不如預期,外界甚至有討論中國將「日本化」,走向失落的30年。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近日接受內媒採訪時表示,中國當前還擁有較大的財政政策空間,可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提高債務水平。
另一方面,內地民間近年就著「躺平」風氣熱議,當中又以年輕人為主。不過劉俏認為中國不會進入「低慾望社會」,原因是目前的收入水平還太低。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澎湃新聞)

需求收縮、消費不足是當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就總需求不足,劉俏認為有幾個因素,首先是疫情帶來的疤痕效應還未完全消退,對企業和家庭帶來的衝擊還需要一些時間恢復。其次是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質量下降,住房資產佔據中國居民財富構成約60%的份額,而疫情期間全國二手房價格平均下降了近20%,意味著居民家庭財富遭遇減值,尤其在很多三四線城市,進而降低消費能力,並對消費意願、消費信心帶來很大影響。

再來是疫情三年來GDP平均增速只有4.5%,低於預期的潛在增長率,這對企業資產負債表帶來了不利影響。市場對未來預期不穩、信心不足,影響了內需擴大。此外,西方國家實行的「去風險化」戰略,也導致了中國出口再次面臨很大壓力,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也正在出現一些結構性變化,對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帶來了一定影響。

劉俏認為,面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要求,當前中國需要投資一些新動能的產業,來填補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傳統動能的下滑。對於新能源、人工智能(AI)、大數據、大國工業等可能成為節點的行業加大投資,再改善營商環境,提升民營企業信心,讓那些具有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才幹的人在這些行業創新發展。

不過他也提到,投資的邊際作用可能會比較弱,因此短期還是需要依靠財政政策。他建議可以適當擴大政府債務率,更大力度增加長期國債或者特別國債發行;又可以適當增加財政赤字率,如在統籌考慮的前提下可以用中央政府債務置換地方債等。

劉俏認為對沒有戶籍的居民而言,消費能力無法得到充分釋放。(新華社)

對於消費提振,劉俏認為,對沒有戶籍的居民而言,往往不能平等地得到公共服務,導致消費意願往往較低,消費能力也無法得到充分釋放。當前中國需要真正在制度層面改革,如戶籍制度改革、社保和公積金制度改革、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等,以消除對這4億人的軟硬性約束。

他對中國會進入「低慾望社會」一說不以為然,原因是目前中國收入水平還太低,仍有大量人口未被基本的公共服務覆蓋,他們被壓抑的需求其實有很多。他舉例道:「14億中國人中,有多少沒有護照,沒坐過高鐵、飛機,有多少一輩子沒出過自己的城市,這些不是『低慾望』造成的,相反我更擔心無法滿足人們需求而帶來的社會問題。」

最後,劉俏表示,若要短期內有效支持需求改善,必須採用轉移支付直達需求端的方式,而發消費券、現金都會是不錯的選擇。數據顯示,中國約有2.8億人年收入不足8400元(人民幣.下同),若給他們每人每年補貼1萬元,將年收入從8400元提升至18400元,相當於月收入從700元提升至1500元,這樣相信大部分人會把這些錢用於消費,預期許多此前長期沒能滿足的剛性需求可以在財政轉移支付之後得到釋放。對於可能引發的交易費用陷阱、基層治理能力水平問題,他表示,中國已有很好的觸達機制,疫情期間的健康碼都能推廣,現在或可集成數字人民幣功能,讓健康碼發揮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