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旅遊文化節珠海開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共繪灣區「同心圓」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11月24日晚,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廣東旅遊文化節開幕式暨大型主題文藝演出正式開幕。

舉辦本屆旅遊文化是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奮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強省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示範省的重要舉措。

活動以「活力廣東 時尚灣區」為主題,突出濱海旅遊特色,設有開幕式暨大型主題文藝演出、灣區美食推介活動、2023年兩廣城市文化和旅遊合作聯席會議、主會場城市文旅資源考察等文旅活動,全方位展示廣東文旅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韻,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

廣東旅遊文化節珠海開幕。(羊城晚報)

文旅賦能提升城市吸引力

廣東旅遊文化節(原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自2005年創辦以來,通過多個城市接續承辦、不同活動主題的設定和主分會場的聯動,不斷探索創新辦節模式,逐步打造成為集旅遊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娛樂、交流合作於一體的「嘉年華」式的品牌節慶活動,在宣傳展示廣東及主會場城市的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促進文旅消費、提升整體旅遊形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4日晚8點,2023廣東旅遊文化節開幕儀式正式開始。珠海副市長李翀致歡迎辭;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奕民致辭。張奕民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廣東圍繞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目標,大力推進粵港澳人文灣區和休閑灣區建設,文旅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呈現出文旅繁花競綻放、且以詩意共遠方的新氣象。

本屆旅遊文化節落戶珠海,就是要以珠海豐厚的「人文+旅遊」資源為引領,促進文旅融合發展,進一步展現廣東及珠海的山海之美、城市之韻、發展之景,讓海內外朋友充分領略魅力無窮的廣東文化、廣東韻味、廣東時尚。儀式上,《廣東濱海旅遊宣傳片》正式發布。

廣東旅遊文化節珠海開幕。(羊城晚報)

隨後,在為下屆廣東旅遊文化節主辦城市清遠市交接旗儀式後,廣東省文化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奕民,珠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談靜,珠海市副市長李翀,澳門旅遊局副局長程衛東,香港旅遊事務署政務主任唐逸明共同按下啟動鍵,見證2023廣東旅遊文化節正式啟動。

音樂為媒,搭建灣區「心」橋梁

文藝晚會是開幕式當晚的重頭戲。據演出執行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演出以「海洋」為主題,分「海納百川」「海浪歡歌」「海潮追夢」「海上生明月」四大篇章,從「一區」「一帶」「一核」和「大灣區」四個方向展示廣東省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演出包含歌舞、雜技等多種表現形式,文藝晚會全方位展示廣東省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資源,以及文旅產業發展成果。

來自內地及港澳地區藝人相繼登臺獻唱,聯袂廣州歌舞劇院、廣州粵劇團、廣州市藝術學校等機構,以音樂為媒,搭建粵港澳三地交心交流橋梁,在歌聲中相擁,實現三地「雙向奔赴」。

大合唱《我們都是灣區人》配合海上焰火表演,將當晚氣氛烘托到高潮。日月貝、海豚等獨家定製造型的煙花點亮了珠海的夜空,動人旋律更是唱出灣區民眾對文旅共融的熱切期盼,為灣區文旅共繪「同心圓」留下生動註腳。

廣東旅遊文化節珠海開幕。(羊城晚報)

廣東14個沿海城市接待遊客3.43億人次

在開幕式上,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還發布了《廣東省2023年海洋旅遊業發展情況》。報告顯示,2022年,全省海洋旅遊業增加值2599.4億元,占全省海洋產業增加值的40.08%;14個沿海城市實現旅遊總收入3580.39億元,接待遊客3.43億人次。

廣東海洋旅遊新業態蓬勃發展,郵輪旅遊加快發展,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深圳蛇口郵輪母港等影響力不斷擴大;遊艇旅遊加速培育,初步形成廣州、深圳、珠海、惠州、江門等為代表的遊艇俱樂部群和遊艇消費新業態,積極推進粵港澳遊艇自由行;

海島旅遊持續升溫,珠海橫琴島、汕頭南澳島、江門上下川島、陽江海陵島等多個代表性海島旅遊發展勢頭強勁,打造了一批濱海主題的省級旅遊精品線路。

廣東旅遊文化節珠海開幕。(羊城晚報)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表示,下一步,廣東將加快建設濱海旅遊帶和生態文化旅遊帶,攜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重點推動全省海洋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強省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示範省。

據悉,2023廣東旅遊文化節將持續三天。除24日舉辦的「2023年兩廣城市文化和旅遊合作聯席會議」「灣區美食推介活動」及開幕式文藝演出外,24—26日期間,珠海城市陽臺外廣場將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禮物」展銷。

現場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及省外友好城市代表將同場展示各自城市優秀的文化旅遊產品,珠海作為東道主將重點呈現「珠海禮物」特裝展位。

現場還將邀請珠海非遺表演團隊現場表演讓市民遊客感受灣區文旅新氣象。本次旅遊文化節邀請了省直有關部門和各省(區、市)文旅部門負責人,香港、澳門文旅部門負責人,部分駐穗領館代表、文旅企業代表、新聞媒體記者代表等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