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美獲熱情招待 成美主要非北約盟友 肯尼亞:保安部隊將赴海地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5月22日至24日,肯尼亞總統魯托到訪美國,不僅受到了來自拜登政府的熱情款待,還成為首個得到美國「主要非北約盟友」稱號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

據美聯社和英國廣播公司(BBC)24日報道,魯托當日宣布,肯尼亞安全部隊約在三週後抵達海地,協助打擊幫派暴力。自今年2月底開始,海地安全局勢急劇惡化,混亂暴力沒有止境,距徹底無政府狀態似乎只有半步之遙。迄今為止,海地新一輪幫派暴力騷亂已持續近3月,美國一對傳教士夫婦24日確認在海地遇害。

肯尼亞此舉無疑能讓拜登長舒一口氣。他深表感謝,並宣布向包括肯尼亞警察在內的多國安全部隊提供3億美元援助。

肯尼亞總統:部隊約3週後抵達海地

據BBC報道,正在美國訪問的肯尼亞總統魯托接受專訪時指出,肯尼亞安全部隊預計「將在大約3週後」抵達海地,幫助鎮壓日益嚴重的幫派暴力。他還透露,一支由數名警察指揮官組成的小組已經在海地,正在評估和安排安全部隊部署前的相關事宜。

魯托告訴BBC:「在我跟你們講話的時候,我已經有一個團隊在海地了。這將使我們對實地情況、現有的能力、已建立的基礎設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一旦與海地警方、領導層達成一致,我們就可以在三週左右的時間內做好部署的準備。」他說,他的政府在這一問題上採取了謹慎的行動。

圖為2024年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右)和肯尼亞總統魯托(Samoei Ruto,左)在白宮出席聯合記者會。(Reuters)

2月底,多個幫派武裝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發動襲擊,海地安全局勢急劇惡化。早在去年10月,肯尼亞同意率領一支聯合國授權的國際警察部隊前往海地,其中包括1000名肯尼亞警察。但肯尼亞最高法院在今年1月曾裁定此舉違憲,部份原因是兩國間缺乏關於此類部署的互惠協議。

對此,魯托向BBC表示,他已經與海地過渡總統委員會簽署了一份書面協議,以確保肯尼亞在海地合法部署警察部隊。魯托曾在22日在社交媒體發布推文稱,他已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保證,肯尼亞「將領導聯合國授權的安全部隊,恢復海地的和平與安全」。

在當地時間23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的記者會上,魯托重申,海地的和平與安全是「所有國家的共同責任」,肯尼亞將「與海地警察一道承擔起這一責任」,「徹底擊垮黑幫和犯罪分子」。

圖為2024年5月23日,在美國白宮舉行正式國宴之前,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爾與肯尼亞總統魯托(Samoei Ruto)和第一夫人蕾切爾(Rachel Ruto)在大樓梯前合影。(Reuters)

拜登:感謝肯尼亞,但美國就不派兵了

魯托是在結束對美國為期三天的訪問時接受的BBC專訪。當地時間5月22日至24日,魯托訪美,這也是15年來非洲領導人首次對美國進行正式國事訪問。

據美聯社等美媒消息,在美國期間,魯托一行受到了來自拜登政府的熱情款待,先後與布林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眾議院議長等國會代表和官員舉行會談,簽署一系列經濟合作協議,24日出席在白宮舉行的國宴,還升級成為美國的「主要非北約盟友」。

美聯社稱,肯尼亞是首個成為美國「主要非北約盟友」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這將使肯尼亞能夠與華盛頓進行更密切的安全合作,並獲得更先進的美國武器。雖然這一稱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但卻反映了美國對於兩國之間日益加強的安全夥伴關係的認可。

圖為2024年5月24日,肯尼亞總統魯托(Samoei Ruto)接受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及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午宴招待,期間在台上發言。(Reuters)

BBC則提到,值此之際,西方讓位於俄羅斯和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一直在下降。當BBC問魯托美國是否是一個更受歡迎的盟友時,他回答說,肯尼亞沒有面向西方,也沒有面向東方,「我們正面向前方」。

當地時間23日,對於肯尼亞即將部署警察部隊,拜登表示深切感謝。拜登同時宣布為肯尼亞領導的多國安全部隊提供3億美元援助,並為不向海地派遣美國部隊的決定進行辯護。

「海地位於加勒比地區,局勢非常動盪,」拜登當天在與魯托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若美國軍隊部署在海地會引發「各種很容易被歪曲的問題」。他說:「這個地區此前發生了很多事……如果能不讓外界覺得美國又一次愈界,再次對他國指手畫腳,這種情況下我們將儘自己所能。」

當地時間24日,美國一對傳教士夫婦確認在海地遇害,此後白宮方面再次呼籲在海地迅速部署由肯尼亞領導的多國安全部隊。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說,「海地安全局勢已刻不容緩」,拜登在與肯尼亞總統會談時承諾支持「加快部署」維和部隊。

圖為2024年3月1日,海地太子港有民眾上街要求總理亨利(Ariel Henry)下台,當局派員鎮壓。(Reuters)

肯尼亞領導的多國部隊救得了海地嗎?

位於加勒比海的島國海地,是西半球唯一一個最不發達國家,全國1100萬人口中有41%生活在貧困中,人口預期壽命還不到64歲。2019年,海地在189個參加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的國家中居第169位。歷史上,西方殖民者和美國長期干涉對海地當前局面難辭其咎。

2021年7月,海地總統莫伊茲(Jovenel Moïse)遇刺身亡,海地自此陷入權力真空,幫派暴力愈發猖獗。2022年12月,海地過渡政府與部份黨派和民間團體達成協議,決定在18個月內恢復民選國家機構。但由於安全形勢遲遲沒有得到改善,海地大選至今未能舉行。

圖為2024年3月7日,海地太子港發生騷亂,有人焚燒輪胎。(Reuters)

從今年2月底開始,海地幫派武裝頻頻在太子港發動襲擊,要求總理亨利下台。當地時間3月2日晚間,海地幫派分子在太子港對國家監獄發動襲擊,導致多名獄警傷亡,數千名囚犯逃脫。3月5日,太子港一所警察學校又遭到武裝團體襲擊。此後,海地安全局勢急速惡化。

據央視新聞報道,海地幫派武裝的活動已經嚴重威脅國家安全並導致人道主義危機,而這些幫派活躍擴大的背後離不開美國走私槍支的暗中「助力」。

海地幫派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之久,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逐漸活躍,所掌握的武器大多源自美國。有了從美國走私的大量武器,幫派團體在海地迅速擴大,以販毒、敲詐勒索、綁架為生,目前已經掌握了海地首都太子港超過80%的地區。幫派團體幾乎不受控制的犯罪行為也導致海地公共機構的崩潰。

聯合國毒罪辦也曾證實,海地幫派暴力肆虐與大量武器從境外,特別是美國非法流入海地密不可分。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眼看着這個國家崩潰,只有上帝才能改變這個地方,因為我看不到別的出路」,今年3月,一名當地女性無奈地向BBC說道。她是9個孩子的母親,現在正努力為孩子們尋找食物和水。

圖為2024年3月8日,海地太子港,政府在幫派暴力仍然持續之際宣布延長緊急狀態,並派出警察在街上巡邏。(Reuters)

美媒此前報道稱,海地當前面臨的安全危機是多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對於一個長期遭受暴力、政治危機和乾旱的國家來說「不可想像」,導致約550萬海地人(約佔人口的一半)急需人道主義援助,愈來愈難以找到生活的必需品——食物、水和安全的住所。目前,武裝團體依舊在太子港肆虐,數以百萬計的海地普通人仍在直面幫派暴力、飢餓和混亂。

海地政府自2022年以來一直在尋求國際軍事援助。去年10月,多國安全支援部隊獲得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批准。美媒獲得的文件顯示,安全部隊將由一名肯尼亞警察局長和一名牙買加警官領導,巴哈馬、孟加拉國、巴巴多斯、伯利茲、貝寧、乍得和牙買加也已承諾派遣人員。

圖為2024年3月1日,海地太子港有民眾上街要求總理亨利(Ariel Henry)下台。(Reuters)

因為海地局勢和肯尼亞國內的法律挑戰,這一多國安全部隊在獲批後7個多月遲遲沒有在海地部署。海地當地專家表示,海地政府還需要做更多工作來為此次任務奠定基礎,包括與幫派、平民在內的民眾進行溝通。

與此同時,海地當地警察工會SPNH17告訴美媒,他們與肯尼亞領導的安全部隊的合作計劃過於不透明,並質疑國際社會為什麼沒有更多地注重向當地警察提供物質支持。

「我們看到國際社會與少數部門合作,但沒有明確的計劃,不知道他們將做什麼以及如何做,我們甚至不知道如何與講英語的肯尼亞警察溝通……」該工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相信只有海地警察才能為海地提供長期安全保障,我們需要的是物資和後勤支持。」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