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大學為貧苦學生添上流力 普林斯頓助學金學生10年大增3倍

撰文:楊紫微
出版:更新:

一張「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大學畢業證書,幾乎是年輕人開展順利事業的保證。可是長久以來,這批美國頂尖大學有如貴族精英的代名詞,來自低收入家庭學生往往只能望其項背,令社會貧富懸殊差距持續。
在常春藤聯盟大學之中「貴族氣息」最濃的普林斯頓大學,以及一眾名校近年積極「洗底」,頻頻為窮苦學生開路,甚至在收生前查證學生的家庭收入,確保最有需要改善生活的一群得到向上流的機會。

普林斯頓大學近年大大增加來自低下收入家庭學生比例,惟校長Christopher L. Eisgruber承認:「美國社會有太多不平等的地方,我們沒可能全部糾正過來。」(網上圖片)

由黑人、女生到窮學生

美國大學如何收生,尤以最頂尖一群大學為甚,一直是當地社會公義討論的一大議題。當中涉及最重要的教育資料分配,以及應否修正昔日社會不公義等議題。由50、60年代精英大學陸續開放予黑人、猶太人和女性就讀,到今天焦點換轉為貧苦學生。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今年招收的新生中,符合申請由美國聯邦政府推出的佩爾助學金(Pell Grant)資格的人數升至22%,比起9年前上升三倍。佩爾助學金的資助對象為有經濟困難的中低收入家庭學生,大部分為家庭年收入5萬美元(約39萬港元)或以下。

普林斯頓大學校長Christopher L. Eisgruber指出:「如果我們要變得出色,便要廣攬不同背景的人才。」他表示,大學眾領袖在約10年前意識到:「我們可以做得比當下好太多」,於是為此而努力,日子有功漸見佳績。惟他承認大學有其限制所在,「美國社會有太多不平等的地方,我們沒可能全部糾正過來。」

常春藤聯盟大學之中「貴族氣息」最濃的普林斯頓大學,近年積極「洗底」,頻頻為窮苦學生開路,確保最有需要改善生活的一群得到向上流的機會。(路透社)

頂尖名校貧苦學生比率仍低

增加招收合資格申請佩爾助學金的學生,可以說是令學生社經地位更多元化的指標。常春藤大學的改變反映了不論公立抑或私立大學,都向貧困而難以入讀大學的社群打開大門。然而改變是否已經足夠?

綜合各個美國及世界大學排名,聯邦政府數據顯示,首150位的美國大學(包括100間國立大學及50間人文社會科學院)2015年合資格申請佩爾助學金的新生中位數比例是16%。哈佛大學的數字亦是16%,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簡稱UCI或UC Irvine)則有最高比例,達41%;華盛頓與李大學(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則最低,只有6%。

單是如此似乎難以掌握全局,事實上,若放諸美國所有大學,同年度合資格申請佩爾助學金的新生中位數達44%--可見一眾精英大學的貧苦學生收生比例仍然遠低於平均數。

不過有研究人員指出,單憑合資格申請助學金新生數字,仍非一個完整指標,國會在近年曾調高助學金入息上限,令更多學生受惠;這意味着部分學校可能在什麼也沒做的情況下,來自低收入家庭新生的比例仍有所上升。

普林斯頓大學希望增加不同背景學生。(普林斯頓大學官網)

「不華麗」入學申請表中尋寶

普林斯頓大學在伸手向低收入社群中,下了不少苦功。大學要重新考慮收生政策,校方開始與專門連繫學校與弱勢學生的非牟利機構合作,發崛更多潛在新生。2017年申請報讀該校的學生,來自10,288間學校之多,較8年前增加三分一。

收生主任Janet Rapelye表示,部門人員已接受相關訓練,要在云云申請表中,找出那堆「不太華麗」的申請表,包括稱不上完美的論文、在沒有私人補習幫助下而獲得的測驗分數、以至草草寫下的教師推薦信。

2013年時,在新政策下,符合佩爾助學金資格新生比例已翻倍至近15%。翌年Rapelye再行前一步,要求大學的學生資助處告知,哪些有希望的申請者較大機會符合佩爾助學金資格,Rapelye再在申請表上作標記。她表示,這不代表被標記的學生會「自動當選」,但符合佩爾助學金資格成為以「挑剔」聞名的普林斯頓大學「全方位」審查中的一個因素--普林斯頓的申請入學成功率只有6%。

然而即使眾多大學有心糾正問題,也未必有能力做得到。各大學要顧及收支平衡,特別是學費收入佔最主要收入來源的私校,未必可以短時間內大增獎學金學生數目。此外大部分名校另外還要預留一批學額,予拿取運動員獎學金的學生就讀。學額作為大學最寶貴資源,收生架構並不能動輒說變就變。

(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