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羅興亞危機看緬甸向中國靠攏 印度亦步亦趨擦存在感 暗戰味濃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將前往北京參與在11月30日至12月3日舉行的世界政黨大會,屆時昂山素姬將進行工作訪問以加強雙邊關係。正當國際社會紛紛譴責昂山素姬背棄羅興亞人同時,緬甸正向北京靠攏,但同時引起了鄰國印度警惕。

昂山素姬至今依然迴避羅興亞人問題,在最近多次國際會議上對其隻字不提,飽受批評。(路透社)

美國白宮上周指責緬甸政府暴力驅趕羅興亞人的行為是「種族清洗」,暫停一切對緬甸的官式訪問。昂山素姬因在處理羅興亞人事件上相當被動,處處迴避問題遭國際社會譴責。較早前,她的母校牛津大學拆走她的畫像以示抗議;英國牛津市政府委員會周一(27日)通過投票,正式剝奪了昂山素姬於該市榮譽市民稱號。

緬甸走近中國 換取中國不在國際譴責

正當各國逐步孤立緬甸之際,緬甸突然向中國求援,拉近兩國關係。今年10月緬甸突然改變初衷不再糾纏在股份分配上,讓中國企業獲得得若開邦皎漂港及工業園的發展項目。分析指緬甸希望藉與中國建立關係,以換取中國不在國際上直接譴責緬甸,同時借中國協助繼續發展國家經濟。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緬甸政治分析家欽佐溫表示:「每個國家都正希望在此時與中國合作。」中緬兩國鄰近,若開邦亦是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沿岸的重要港口地區,中緬此時加強合作對雙方有利。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016年4月訪問緬甸並曾與昂山素姬會面。(視覺中國)

中國顧及與緬孟關係 積極介入

結果中國果然無在羅興亞人事件上直接譴責緬甸,11月7日中國反對由英國在聯合國提出具法律約束力決議草案譴責緬甸,改以由聯合國主席聲明譴責了事。而中國外長王毅在18日時亦僅以「羅興亞人為孟加拉造成了負擔」形容若開邦衝突,並提出「三步走」解決方案,協助「緬孟兩國解決問題」。

中國過去面對各國國內紛爭,均以「不介入別國內政」為由不予理會,因此中國至今仍以「若開邦事件」而非「羅興亞人危機」形容若開邦衝突。但中國最終以調解員的方式積極介入,分析認為中國因鑑於與緬甸及孟加拉的邦交無法置身事外,同時為顧及國際社會形象,決定主動介入調解。

日印關係是中印角力的最好側寫,日本以半賣半送方式從中國手中搶得了印度高鐵項目。(視覺中國)

印度卻彰顯影響力 中印的角力關係

但同一時間在緬甸附近的印度,因中緬拉近關係而警惕起來。印度在上周20日起一連4日與緬甸舉行軍事演習,同時向若開邦派發援助物資,分析認為是加強印度在該區域的軍事參與度與存在感。除了中國,若開邦的位置對印度同樣重要,因若開邦正是印度的加叻丹多式運輸項目(Kaladan multi-modal project)的起點。

中印保持一定的角力關係,可以從過去中印的邊境衝突及日本拉攏印度,製造「對中包圍網」的事件上看出來。特別印度的「東進政策」被指是回應中國一帶一路的向西推進網絡,印度有意制衡中國在亞太地區的龐大影響力。

(金融時報/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