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Doodle致敬Virginia Woolf 賀英國偉大作家136歲冥誕

撰文:莫詠儀
出版:更新:

今天打開Google首頁,你應會看到一張充滿氣質的女性側臉。她是英國已故知名女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肖象。Google Doodle以它紀念這位英國偉大小說家的136歲冥誕,也記念她對文學界的貢獻。

Google職員為製作Doodle的繪畫的草稿,畫中的伍爾芙(Virginia Woolf)表情柔和、氣質優雅。(網上圖片)

她是英國三大意識流小說家之一。意識流是心理學名詞,也可以是一種寫作技巧。它泛指一種心靈活動,指人的心理意識在未形諸語言之前,它像瀑布般流動。作家使用這技巧撰寫的小說,便稱為意識流小說。

吳爾芙出生於倫敦貴族書香世家,父親及母親分別是19世紀的重要思想家和歷史學家。父親鑑於吳爾芙幼時體弱,決定親自教導愛女自修,這也有助奠定她不拘一格的寫作風格。

她在1915年以22歲之齡發表第一部小說《出航》(The Voyage Out)。此後她成為一戰及二戰時期的多產作家,名作包括《黛洛維夫人》(Mrs Dalloway)及《燈塔行》(To the Lighthouse)等,奠定她知名小說家與散文家地位。

澳洲影后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主演的奧斯卡獲獎電影《時時刻刻》(The Hours)講述了三個不同時代的女人和英國作家伍爾芙的小說《達洛維夫人》千絲萬縷的聯繫。(網上圖片)

相比不少掙扎多年卻沒沒無聞的寫作人,吳爾芙是成名得早,但這樣並沒有令她更開心。母親在吳爾芙13歲時去世、15歲與姊姊永別,爸爸及哥哥之後也相繼離世,令她多年來深受抑鬱症困擾。

她在1941年完成最後一本小說《布幕之間》(Between the Acts)後選擇離開人世,3月28日到烏斯河(River Ouse)投水溺斃。

惟她影響力並未隨她離去而消逝。她的多本《日記》與《書信集》在1977至1980年間相繼出版,令其聲望再上一層樓,被譽為英國文學界傑出女作家、文學評論家以及女性主義文學先驅。

隨着20世紀女權主義興起,她的生平也陸續被拍成電視劇集和電影,包括2002年由澳洲影后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主演的奧斯卡得獎電影《此時此刻》(The H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