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森捧「門羅主義」 籲制裁委內瑞拉 暗地鼓動軍隊政變

撰文:張紹韜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展開訪問拉丁美洲之旅。他在訪問前曾形容前總統門羅(James Monroe)所創立的1823年門羅主義(1823 Monroe Doctrine)為成功,明示美國有意重新主導拉丁美洲。
不過他及後建議委內瑞拉發動政變,意圖干涉別國內政。部分美洲國家揚言反對,加上總統特朗普負面的形象,或不利華府的拉丁美洲策略。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展開訪問拉丁美洲之旅。圖中為他到訪墨西哥城時下機的情況。(路透社)

蒂勒森周日(2月4日)到訪阿根廷與當地外長福列(Jorge Faurie)會面時提到,華府或再度制裁委內瑞拉,禁止其出口石油,並尋求阿根廷政府支持。

委內瑞拉一直以石油為經濟支柱,新制裁方案或影響國內人民及其他依靠當地石油輸出的國家。但蒂勒森認為,不進行制裁對付馬杜羅(Nicolas Maduro)政府,會讓人民面對更長時間的苦難。

馬杜羅自2013年上任後,繼承查韋斯的統治風格,讓全國陷入經濟崩潰。部份市民上街示威,爆發多次警民衝突。在美國眼中,政府對反對勢力嚴刑迫害。有見及此,美國政府出手威脅馬杜羅,對他及約50名當地企業及政府官員制裁。

在出發前夕,蒂勒森上周四(2月1日)曾到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演說,表示備受爭議的1823年門羅主義(1823 Monroe Doctrine)是「明顯地成功」,現今仍舉足輕重,顯出華府有意重掌拉丁美洲的主導權。不過美國顯示野心同時,如意算盤未必能打響。

門羅主義美國前總統門羅(James Monroe)在任內創立「門羅主義」,聲稱拉丁美洲大陸不應受到外國殖民或政治干涉。其後另一位總統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在1904年再推論,認為美國可以在西半球充當「國際警察」一職。不少拉丁美洲人認為「門羅主義」象徵美國的帝國主義,更是華府武裝干涉地區政治的藉口。美國前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曾在2013年表示,門羅主義的時代已告終。

馬杜羅自2013年上任後,一意推行獨裁統治,全國陷入經濟崩潰,市民亦多次上街示威。(路透社)

籲政變加上特朗普可謂最佳「趕客」組合

蒂勒森在該演說中,雖然沒有明言,「在委內瑞拉及南美國家的歷史中,當情況發展至很差,讓領導人不能再領導人民時,軍隊經常擔當改變的媒介,」「情況會否同樣在此出現,我不知道。」但他相信馬杜羅自願下台是最容易讓該國在政治上出現改變。

「我相信會有轉變。我們希望這是個和平的改變。和平的交替,和平的政權更迭,一直都比另一種方法好。」一直將「不干預政策」掛在口邊的美國,現在卻暗示希望委國政權在不民主的情況下出現更替。

儘管蒂勒森沒有公開挺委軍政變,但作為美國國務卿的他,話語中令人感到在鼓動軍隊推翻馬杜羅。他更加為馬杜羅謀定後路,稱他可到古巴尋求庇護。馬杜羅同日譴責言論,墨西哥及加拿大亦急速「割蓆」,表示不支持以非和平手段解決當地問題。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任內亦多次發表針對拉丁美人的言論,惹起地區人民的反感。民調更指只有16%的拉丁美人到他工作感到滿意。(路透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表明,在與墨西哥的邊境附近建立圍牆,以防止有人偷渡進入美國。他在任內亦多次發表針對拉丁美人的言論,惹起地區人民的反感。

根據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2017年的報告,拉丁美洲人對華府領導該地區的信任度只有24%,比起2016年跌近25%。而當中只有16%受訪者對特朗普的工作感到滿意。

縱使華府打算以高姿態重返拉丁美洲,蒂勒森此言凸顯出粗暴外交手段,加上特朗普這個不受歡迎標誌,實行門羅主義的難度或大大提高。在完成阿根廷的行程後,蒂勒森將會訪問秘魯、哥倫比亞及牙買加,預料他亦會說服各國加入反馬杜羅政府的行列。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