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部長粗言辱罵郭鶴年 掀執政聯盟內訌 華裔社群處境尷尬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馬來西亞旅遊與文化部長納茲里(Mohamed Nazri)一番發言引來軒然大波。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引述未經證實的消息,指摘大馬首富郭鶴年「資助反對黨」屬忘恩負義,應該交出馬來西亞國籍。
言論不僅引發華人社會強烈不滿,就連友黨馬華公會亦看不過眼,發言痛批。

納茲里在出席所在選區活動後,講出相關言論。他表示,「如果郭鶴年有勇氣就應該回國從政,而不是想着在國外靠捐款推翻執政黨,像個沒卵蛋的懦夫。」納茲里還聲稱:「郭鶴年發跡時,執政的國民陣線向他提供大量援助,如今他卻捐款給反對黨。國陣宛如給狗餵食,卻反遭狗咬。」

郭鶴年(左)及其千金郭燕光。

粗言辱罵郭鶴年  惹華人社群反彈

郭鶴年出生於柔佛新山,上個世紀60年代靠食糖販運發跡,被稱為「亞洲糖王」。其後他成立嘉里集團,將業務範圍擴展至香港及全球。著名屋苑杏花邨及港人熟悉的香格里拉酒店、嘉里物流和《南華早報》,都屬於他或一度是郭氏集團的資產。也因此,郭鶴年在馬來西亞,尤其是馬國華人社群中備受尊重。將郭比喻為狗,自然為整個華社所不容。

同屬執政聯盟的馬華公會總會長廖中萊,在28日的內閣會議上直言不滿;郭鶴年亦親身表示:網絡上流傳的內容並不屬實;而首相納吉布(Najib Abdul Razak)亦代表內閣發表文告,肯定及感謝郭鶴年對國家的貢獻。

然而事件卻未因此收場。納茲里周四(1日)表示:不會收回對郭鶴年的攻擊,更質疑馬華公會有什麼權利代表華人社群。

巫統與馬華公會的矛盾

在馬來西亞,外界逐漸將焦點轉移到馬華公會同巫統部長納茲里之間的矛盾。納茲里公開質疑:「在上一次的大選中,馬華公會僅獲得七個議席,遠落後於反對黨行動黨,因此只有行動黨可以代表華人。」而馬華公會則回嗆:「馬華公會的天然使命便是代表華人,而納茲里作為執政聯盟的部長,卻時常和反對黨眉來眼去。」

馬來西亞建國至今,均由國民陣線這一政黨聯盟執政。聯盟中的三黨:巫統、馬華公會及國大黨分別代表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三大族裔。每屆政府中,國大黨及馬華公會都能分得少數議席。這一體系保障華人有一定發言權,卻也默認巫統的領導地位,及其堅持的「馬來人優先」原則。

馬來西亞前任總理納吉布,成為馬來西亞建國以來首個失去政權的巫統領袖(美聯社)

「華人海嘯」衝擊種族政治體系

然而這一種族政治體系近年備受衝擊。反對黨聯盟中的公正黨及民主行動黨,雖分別以馬來人及華人為主體,卻不排斥其他族裔人士加入。以公正黨為例,其29名國會議員中就有9名是華人。

上屆大選中,執政聯盟遭遇「華人海嘯」:大部分華人厭倦過去壁壘分明的種族政治體制,亦對馬華公會「體制內」爭取華人權益的努力失望,紛紛轉投反對黨聯盟,尋求改朝換代。馬華公會的議席更從2014年的40席大幅下降到7席。

華人的尷尬處境

事實上,在上屆大選中,執政國民陣線的選票總數已少於反對黨聯盟,僅依靠議席代表人數較少的鄉村選區取勝。而鄉區的馬來選民自然也成為巫統極力爭取的對象。在鄉區,指控「行動黨是華人沙文主義政權」,「反對聯盟上台後將被華人控制,迫害馬來人」等類似的話語儘管看似荒謬,卻不乏受眾。

納茲里所在的霹靂州硝山選區,也是典型的鄉區。無法得到華裔選民認可,馬華公會在巫統眼中也逐漸變得無關緊要,而執政黨對於華人的漠視亦愈演愈烈。

馬來西亞反對黨聯盟希望聯盟在1月7日舉行記者會,宣布由馬哈蒂爾和旺阿茲莎組成「馬旺配」出選今年大選。(美聯社)

攻擊郭鶴年的行為在華人眼中不可理喻,但在部分巫統支持者眼中,郭鶴年正是上世紀60年代以巨大金錢優勢,剝削窮苦馬來人的典型。1969年馬來西亞爆發大規模反華運動,其一原因便是華裔與馬來裔間巨大的經濟差距。可以說,種族主義的陰霾至今仍未在馬來西亞散去。

即將到來的新一次大選,華人又將面臨艱難選擇:投票予體制內的馬華公會,保全華人部分權益;或是冒着執政黨進一步疏遠華人的風險,尋求根本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