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教宗】「手作」賺錢變外出打工 工業革命後家庭定義劇變

撰文:謝媛彰 陳智深 黃家欣 陳駿豪 李藹明
出版:更新:

社會不斷轉變,同時影響家庭觀念亦不斷改變。18世紀的工業革命對傳統家庭觀念帶來極大的衝擊,社會上以百萬計的人由農村走到城市工作和生活,將以往在家庭進行「手作仔」的生活,轉變成上班,家庭和工作被徹底地切割。

傳統的家庭形式正慢慢削弱,而家庭形式多樣性正成為全球趨勢之一。(getty images)

在工業化之前,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大部分的家庭都在鄉村,地方很大而且自給自足。所有他們賴以生活及要在市場買賣的東西,都是自己生產製造的;而且家庭同時還具有從家人相互保護到娛樂等其他功能。在這些前工業化家庭中的成年婦女有許多要做的事,她們的時間幾乎全都花在家務工作上。

從15世紀開始,已有部分國家開始引入人口普查的制度,當中包括生死、婚姻狀況,以及稅務登記等,至16及17世紀這類普查更廣泛地在大部分國家執行。由這一系列數據,可以得知當時歐洲社會家庭的構成狀況,現時一系列對家庭概念的說法如核心、延伸、垂直或平行家庭等描述,都源於對該時期史料的研究。

其後,法國社會學家勒普累(Frédéric le Play)在19世紀使用的三個基本分類方式,更廣為社會學研究人士所接受。三種方式分別是以夫婦為本體、較遲婚及婚後獨自居住的核心模式(nuclear model),主要出現於西北歐地區;以下一代繼承上一代房子或物業的主幹家庭或折衷家庭模式(stem-family model),主要出現於葡萄牙北部及法國,並通過阿爾卑斯山區流傳至波羅的海地區;還有以一個大家族群居在附近的社群主義模式(communitarian model),主要出現在俄羅斯、波蘭和意大利中部。

傳統家庭模式未能適應社會

對社會學家而言,3種模式都未算能應對經濟急劇轉變。其中核心模式家庭,夫婦二人均要終身工作,同時要不斷儲蓄來為婚姻作準備,亦因為想趁年輕時結緍,於是當他們工資達到較高水平時便很快會成婚。不過,這類家庭當時會傾向有較多下一代,然後為下一代造成勞動力膨脹問題,演變成工資水平下降和產生遲婚趨勢。

主幹家庭模式雖能擁有所有模式的共同特質,但為繼承產業,長子和其他兄弟姊妹會出現妒忌和對抗,家庭間需要為兒女成長後如何分配財產訂立方向和條件。社群主義模式則相對較能應對經濟轉變,但容易造成家長有絕對權威,但下一代人數太多而產生大量爭議。

在這環境下,家庭的構成其實充滿着功利主義的影子。富有的家庭會為保障自己的產業,使用極小心的策略:投資於某一繼承後代,同時為其他人預備足夠生活的財產,例如將媳婦帶來的嫁妝,作為流動資本給予一位或多位女兒作生活費。在16世紀後期的意大利,以及17世紀後期的法國及英國,每個家庭所累積的嫁妝滾存下來,足夠供養多名未出嫁的女兒過活。

家庭的角色,亦逐漸變成一種傳遞土地、貨物、人力和文化的資本;但這種保護土地財富(富有家庭)或保護生存能力(窮人)的策略,亦會因為不同繼承人有不同的攤派方式而有所影響,同時衍生了另一個問題:女人與財產的角色。這狀況在工業革命出現前,嫁妝多少決定了女人和寡婦的社會地位。

自工業革命出現後,家庭功能不再那麼重要了。家庭不再是生產的中心,不管是為了市場或是維持生活的生產活動都移到城市的工作地方。家庭變小,而且不再位於鄉村,而是在城市。家庭所扮演的社會功能大大減少,只剩下消費、小孩的社會化和紓解情緒的功能。

當家庭功能減少時,之前把各個家庭維繫在一起的社會亦變鬆散了。這些後工業家庭中的婦女要做的事變少了,而之前填滿她們時間的工作也失去了其曾經有過的社會用途。

現代家庭問題,亦源於工業技術把家庭先前有的功能減少了,或是幾乎消除掉了,但是現代人的意識形態還沒有跟上這些變化的腳步。這兩者發展快慢的差別所造成的結果有幾個:有些婦女為角色焦慮所苦惱、有些夫婦亦步上離婚之途、有些則進入勞動市場。

近年來,更多的研究由對核心家庭轉變為更多新的家庭形式,例如獨生子女家庭、同性戀家庭和單親家庭等。傳統的家庭形式正慢慢削弱,而家庭形式多樣性正成為全球趨勢之一。

出現種種變化,主要是社會上不同文化和平等權利的意識逐步抬頭,例如女權主義運動興起,導致性別的解放,女性處於更高的社會地位,已令傳統家庭價值在過去50至100年間出現很大變化。更多的女性從事有薪工作,令父母皆打工的雙薪家庭戶增加,亦令家庭構成有所轉變。

全球人口結構轉變,例如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出現未婚同居、單親、遲婚或未婚先孕等形式,令家庭的定義變得更複雜。香港更因為「土地問題」,出現夫婦結婚後不能住在一起等怪異現象;至於如何將同居這種新方式定義為家庭,現代人仍要花時間去取得共識。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