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05卡歷史名鑽鑲英王太后冠冕 印政府:冀「光之山」回歸

撰文:李駿生
出版:更新: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亡母冠冕上,鑲有一顆名為「光之山」的105卡巨鑽,是19世紀由印度人落入英國人手中。印度最高法院正就「光之山」的擁有權展開聆訊。印度檢察長周一供稱,當年「光之山」並非「被盜或遭強行取走」。該番言論引起國內強烈反應,翌日文化部長發聲明指出,印度仍然致力「以友善的態度將『光之山』帶回國」。

英王太后2002年3月逝世,鑲有「光之山」(面向鏡頭一方)的冠冕置於棺木上。(資料圖片)

現時於英國倫敦塔內展出的「光之山」(Koh-i-noor),擁有權在印度社群多年來是非常敏感的話題。早前印度一個非牟利組織發起聯署,要求當地法院下令政府將「光之山」帶回國。

最高法院正審理案件,亦表明無意駁回聯署的要求,避免「阻礙」印度將來嘗試追討歷史上擁有的物品。

印度檢察長庫巴爾(Ranjit Kumar)周一(18日)代表政府在庭上供稱,當年「光之山」並非「被盜或遭強行取走」。庫巴爾又指出,「光之山」1849年由錫克王國君主「贈予」東印度公司。言論在國內引起輿論反彈。

「光之山」2002年5月於印度展出。(資料圖片)

不過,印度文化部翌日(19日)發聲明指出政府「再次強調決心以友善的態度,有盡可行的方法將『光之山』帶回國」,又稱庫巴爾的供辭不代表政府。

聖雄甘地的曾孫圖夏甘地(Tushar Gandhi)2009年曾稱,「光之山」回歸印度代表「對殖民史贖罪」。

英國則表明無意歸還「光之山」,首相卡梅倫2010年指出,如果與印度達成歸還協議,將會成為「不可行的先例」:「如果你對一方說『好』,大英博物館將會瞬即空空如也。」

最後佩戴「光之山」的人為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亡母,該巨鑽鑲於其冠冕之上。她2002年去世,遺體供公眾瞻仰時,「光之山」連同冠冕置於棺木上。

「光之山」是最著名的鑽石,發現自印度中部戈爾孔達(Golconda)礦場,數百年來經歷不同戰爭並多次易手,輾轉落入印度莫臥兒王室(Mughal period)、伊朗戰士、阿富汗統治者、印度錫克王國王室手上。

傳說「光之山」經歷多次戰爭,由男性佩戴將帶來厄運,而女性佩戴則無礙。

1849年錫克王國與英國人交戰後簽署條約,錫克王室將「光之山」交予英國人作為懲罰。「光之山」原為186卡,及後重新切割,增加閃爍光芒但重量減少四成,現體積如雞蛋的大小,並鑲於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母親冠冕上。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