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搶走了我的工作? OECD:機械自動化數年內令6600萬人丟飯碗

撰文:高紫恩
出版:更新:

香港多快餐店已經設置機器,讓顧客自行點餐,以減少聘請收銀員,機械人將來究竟會否取代人類的工作?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表報告指,32個成員國內有約6600萬人在數年之內會因為機械自動化而可能失掉工作。

報告指,在發達國家中有14%的工作是很大程度可以轉為自動化,在這場機械自動化浪潮到來時,會有32%工作會出現重大變化。

不過比起過往的報告的估算,今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自動化帶來的影響相對較少。牛津大學馬丁計劃(Oxford Martin Programme)科技與就業研究人員弗雷(Carl Frey)奥斯本(Michael Osborne)曾於2013年一份研究指,在美國人有近47%工作會在10年或20年內被機械取代。

今次報告指受影響工作比例較少,原因在於大部分工作都很繁複,員工要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之間作協商,又或者需要具備創造力、推理能力等,機器都難以完成這些困難的工作。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表報告指,32個成員國內約6600萬人在數年之內會因為機械自動化而可能掉失工作。圖為亞馬遜的迷你無人機「octocopter」,可以直接運送包裹予買家。(VCG)

各國受影響程度不一 挪威僅6%工作受影響

然而不同國家所受影響,程度有極大偏差。報告指出「各國存有明顯差異,在斯洛伐克有33%工作很大程度可以轉為自動化,但在挪威則只有6%工作受影響。」總括而言,英語系國家、北歐國家和荷蘭受到自動化的影響會較低,而東歐、南歐國家、德國,智利及日本會更受影響。

各國之間存有差異,除了是因為製造業在整個經濟體中,所佔的比重不同之外,報告指出,即使是同一項職業,不同國家對於感知能力、操控工序、認知能力及社交智商的工作要求都不一樣。研究人員續指,「有些國家已經採用減省勞動力的技術,而且已經適應了這些技術。」

(衛報/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