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青年拒做樓奴 迷你屋車仔屋 掀起蝸居革命 

撰文:毛詠琪 李藹明
出版:更新:

我們自小學習一套方程式:考入理想學校、借學貸升讀大學、畢業後找一份穩定工作、申請兩三張信用卡、買屋、然後結婚,生小孩,繼續工作向上爬;工作、購物、工作、旅行再工作;買新車,再買更大的房子,把屋子填滿,然後呢?
美國地大物博,擁有千呎居所等閒不過,美國人的家庭平均面積約2600呎。不過,有人認為住得大不一定好,當地在2002年左右,出現零零星星的自建小屋或車仔屋(配上拖頭及車輪的小木屋)。這種風潮在2008年金融海嘯才引來廣泛關注,不願背負房貸的人愈來愈多,寧願簡化生活所需,居住在負擔得起的細小房子,靜靜地掀起一場「迷你屋運動」(Tiny House Movement),在澳紐、歐洲、加拿大等地亦存在這股熱潮。

一間迷你屋的建造成本平均只需218萬港元,低於供樓首期。(Tammy Strobel,rowdykittens.com)

所謂「迷你屋」並沒有確實的尺寸標準,大概是指面積由100至400平方呎的房子,通常只有簡單的廚廁配套、小梳化,再以小梯級連接「二樓」的睡床,旅行用的休旅車(RV)也可視為迷你屋一種。據統計,建造一間迷你屋平均只需2.3萬美元(約18萬港元),低於供樓首期。有人形容這場運動是一種公民抗命,相信「簡單就是美」(Less is More),一間居所,足夠應付生活就夠。

此亦由於迷你屋在法律上存在於灰色地帶,部分小屋的興建地點或因佔用公共範圍,招致他人投訴,因而需要政府介入清拆。目前建於拖車上的小屋也被視作RV,早有指政府有意修例管制RV,在不少迷你屋論壇惹起反對聲音。

不少人認為迷你屋是解決住屋問題的辦法。(Tammy Strobel,rowdykittens.com)

有人不想做樓奴,有人是因崇尚環保,也有人是為了活得更自在,而選擇投身這場運動。《香港01》記者訪問了一些美國迷你屋主人,了解他們對家、對生活的看法。

帕森斯(Christian Parsons)與亞歷克西斯(Alexis Stephens)這對製片人情侶對迷你屋十分着迷,利用兩年時間駕着車仔屋在美國穿州過省,拍攝有關迷你屋及主人的紀錄片,了解美國人對家的看法。他們在朋友及建築公司協助下,花了九個月時間打造了一間車仔屋。綠頂小屋建於20呎乘8呎的拖車上,使用的不少是環保物料,櫃子、樓梯等木材取自被颶風吹毁的樹木,門庭外還懸着小鞦韆。面積僅130平方呎的小屋就成為他們過去11個月吃喝拉睡的地方,旅程上他們除了拍攝,也會邀請各地民眾登上他們的房子,希望讓大眾認識迷你屋運動,反思細小家居的經濟效益及對環境的可持續性。「意識到我們用水用電極少,感覺很滿足,踏出主動一步減少碳排放。每一小步對對抗氣候改變都有意義。」

亞歷克西斯與帕森斯相戀前經歷離婚,希望過一些簡約生活,放膽擁抱生活上每個機遇。「迷你屋運動」的哲學正好讓她產生共鳴,迷你屋的細小空間,如何運用須經過思量,再以自己最需要、最喜愛的填滿,配上車輪的小屋對她來說,好像一張讓她安心歷險的車票。

一個月中,你可能只有一天用得着飯廳,甚至更少,若然有朋友來探訪,大可以到公共空間一同用餐,其他鄰居也可加入,或者開派對。

兩人駕着迷你屋遊走美國,屋頂「主人房」的另一端,也預留了一個空間給亞歷克西斯的9歲兒子,讓他間中來過夜,小角落裏既有床鋪,也有玩具箱,是小孩都想擁有的私人基地。

記者問二人,住迷你屋最麻煩的時刻是什麼,是清理馬桶嗎?他們反認為,是在細小的屋中太過「親密」。在屋內走動不時會阻住對方,女的想從廚房走出來,男的若然剛巧打開了衣櫃揀衣服,就把對方困住了,所以他們漸漸學懂,在這些生活細節上也要溝通及忍讓。

他們亦提到,美國迷你屋合法與否通常視乎所處地點的土地用途,只有極少城市劃出土地供車仔屋合法停泊。

據統計,美國迷你屋住戶的人均收入略高於整體人口,迷你屋除了是中產的度假玩意,也有些甘願放棄大屋的舒適,全天候寄居迷你屋,追求的又是什麼?

約翰斯頓(Will Johnston)33歲時收入穩定,有車有樓,卻覺得不快樂,活在阿特蘭大這個都會的他與社會感覺疏離,決定當個「出走」故事的主人翁,辭去厚職,賣掉新車,跑到新西蘭當背包客。在三個月的旅程上,他到過酒莊及有機農場打工,住在貨櫃改裝的小屋,感受當地人如何簡單地享受生活。

帕森斯與亞歷克西斯住在車仔屋,花兩年走遍美國各地。(受訪者提供)

嬉皮士的另類美國夢

回到阿特蘭大,他深深受「迷你屋革命」的理念吸引,在2014年成立了非牟利組織Tiny House Atlanta,在當地推動一場迷你屋革命,同時對抗美國崇尚物質主義的社會,摒棄「人有我有」的心態。約翰斯頓擁有一間迷你屋,但現時不是作長住用途,他等待的是令迷你屋變成一個合法的城市項目。

他與拍檔正與建築公司合作,游說阿特蘭大政府出售一幅兩至四英畝的土地,興建一個迷你屋社區,設有基本設施、公共空間、農地等。每間大約300平方呎的迷你屋,供人直接購買或以低息房貸購買。目前當地迷你屋數目少於50間,Tiny House Atlanta成員卻有1.3萬,大概也能推斷迷你屋的渴市程度。

約翰斯頓的迷你屋當地展覽。(受訪者提供)

理想社區 讓家家戶戶走出屋外聊天

迷你屋整體可分成兩類,第一種是on the grid,意指連接城市的電力網絡、排污系統等,第二種稱為off the grid,就是不連接電力或排污系統的,屋主可能需要太陽能板或發電機,以及使用堆肥式馬桶(composting toilet)。約翰斯頓提供興建的屬前者,希望興建一個固定的迷你屋村落,戶主毋須一下子放棄城市生活之便。

跟幾位迷你屋主人對談,他們口中不時提起「community」(社區)這字眼。

「一個月中,你可能只有一天用得着飯廳,甚至更少,若然有朋友來探訪,大可以到公共空間一同用餐,其他鄰居也可加入,或者開派對。」這是約翰斯頓的理想社區。屋子愈簡單,愈沉悶,也促使屋主更願走出屋子,活躍於社區交流。記者向約翰斯頓問及,會否視迷你屋為永久居所,他毫不猶豫答「會」。

帕森斯與亞歷克西斯的車仔屋與其他迷你屋一同展出。(受訪者提供)

常言道「斷捨離」是快樂之道,要住迷你屋,首先就是跟家中東西來個了斷。美國人習慣保留家族留傳下來的家具,約翰斯頓的父母也不例外,給兒子留下大堆家俬、古董,想到要放棄這些物件讓他心有戚戚然,要認真考慮如何處理或存放。除了這些,約翰斯頓早已把不需要的東西散盡。

大部分美國人,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收入是花在住屋上,即代表人生中15年工作時間所得的都是用來供樓或租樓,這也使76%的美國人屬於「餐搵餐食」型。

約翰斯頓與兩位女拍檔。(受訪者提供)

對於單身、未有孩子的約翰斯頓,迷你屋可給予的除了是安身之所,更寶貴的一種自由,讓他毋須背負龐大的養屋開支,閒時可到處遊歷。

「迷你屋運動」不只是一種經濟或土地問題的產物,也是美國人崇尚自由、獨立等價值觀的終極體現。

擁有多少資產,普遍是大眾對於成功的定義,卻不套用於迷你屋主人們的身上。亞歷克西斯在其一篇網誌中寫道,搬到迷你屋居住的人知道,如果要追尋自由,改變觀念就是一個關鍵。他說:「了解自己,作出取捨,只選擇對於自己必要的東西,才能打造出獨立的生活模式。要擺脫框架,自己為成功重新寫下定義。」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