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承認貿易戰迫使企業撤離中國 提前亮出應對措施

撰文:胡龍華
出版:更新:

對於西方媒體報道中美貿易戰導致跨國企業脱離中國現象急速加劇一事,中國政府雖予以反駁,但也承認貿易戰對此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不過,中國政府已提前備好應對措施,防止外資進一步流失。

李克強(左三)宣佈中國提前放寬外資出資限制,以防外資流失。(@中國政府網)

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7月17日報道,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向海外轉移的製造企業數量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中小規模企業,處於可控水平。

孟瑋稱,「(轉移到海外的企業)以中低端為主」,「隨着全球經濟分工化和重新佈局深入推進,中國製造業升級過程中一些企業將工廠轉移到海外是很正常的現象。」 同時,孟瑋補充説道,「有的企業轉移到費用、勞動力、環境等成本低的地方去,有的企業則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開拓國際市場」。

韓國《亞洲日報》7月18日報道注意到,這位新聞發言人也同時承認,中美貿易戰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極少數企業無法避免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損害,企業離開中國的現象也是極少數」。

《華爾街日報》曾於7月14日報道,許多跨國企業正在考慮「逃離中國」。例如美國筆記本電腦製造企業惠普(HP)和戴爾(Dell)決定將其產量的30%放在中國以外地區生產,科技企業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索尼(Sony)等跨國企業也正在考慮如何離開中國。除了信息技術(IT)企業,還有一批鞋類、照相機、真空吸塵器等製造企業也準備將生產基地轉移到東南亞。

《日本經濟新聞》7月18日報道,實際上,最近一年內把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出去的跨國企業達到50家。

對此,孟瑋回應稱,「也有一些企業選擇來到中國,這是無法忽視的事情」,並同時強調稱,「企業向海外轉移不是輕易就能決定的事情,要全面考慮運營費用和工人、供應網、交通運輸等一系列問題」。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跨國公司離開中國將對中國外商直接投資、就業產生不利影響,因為跨國企業在中國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很大。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外資商品進出口額為1.8萬億美元,佔中國進出口總額的40%以上。

因此,中國政府也迅速拿出應對措施。例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曾於7月2日表示,將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即從2020年開始實行放寬金融領域外資出資限制和製造業領域對外開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