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購買美國大豆之際 中國宣佈從俄羅斯進口大豆
中美貿易戰持續之際,中國暫停購買很多美國的農產品,轉向購買其他國家的農產品。
中國海關總署7月26日表示,中國已批准從俄羅斯庫爾乾地區進口小麥,這使俄羅斯距離大幅增加糧食出口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中國海關總署在其網站上發布的另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還批准了從俄羅斯各地進口大豆。
據悉,隨着中美貿易爭端加劇,中國幾乎停止了從美國進口大豆。
中國曾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直到中國2018年年對美國大豆徵收了25%的關稅以回應美國對一系列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
美國媒體《福布斯》此前曾列出在貿易戰中美國遭受打擊最大的六種輸華產品,其中就包括大豆。《福布斯》說,提到受貿易戰影響的美國出口產品代表,無疑便是大豆。2019年1月至4月,美國出口至中國的大豆產品總額減少7.1384億美元,僅次於石油,下降幅度為27.49%。2018年,對華大豆出口佔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18%,在2018年年初,該比例超過50%。
2019年6月底的「習特會」重啟貿易談判後,美國方面一直期待中國大宗購買美國農產品,但是中國至今仍未行動,只是有一些企業表達了購買意向和計劃,但仍未落實。
由於中國遲遲不行動,美國農業部7月25日公布向美國農民提供約160億美元援助計劃的政策細節,以補償他們在貿易爭端中遭受的損失,這是美國政府繼去年以來第二次調撥鉅額資金補助農民。但美農業協會代表和國會議員紛紛表示,援助計劃不能替代出口市場,他們敦促美國政府儘早結束貿易爭端、恢復農產品正常貿易。
白宮高官庫德洛(Larry Kudlow)7月26日還說:「讓我再次強調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們非常強烈地期待中國落實善意,通過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與服務來調整貿易平衡。」
而中國方面希望美國放鬆對華為的制裁,美國也仍在考慮之中。在貿易戰升級之際,美國5月份將中國公司華為列入了出口黑名單「實體清單」,禁止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售核心技術,對華為造成不小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