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安風暴 銷毀機制存漏洞 消費者人人自危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牛排被非法轉賣的收據(日本新聞網)

日本咖哩連鎖店「CoCo壹番屋」食品風波,揭示了日本在處理銷毀食品過程出現問題,隱藏食安風險。今天主角雖然只有工業廢品處理公司「DAIKO」和「MINORI食品」兩間公司,但事件反映日本可能有其他無良商人以同樣手法轉賣問題食品,讓消費者蒙在鼓裡,從中謀利。
 

食品再製來源成問題(網上圖片)

食品變廢棄物 無從追尋

日本《朝日新聞》在事件後發表文章,指出日本雖然對食品有嚴格監管,每一批食物都有批次紀錄可隨時翻查。但據日本農林水產省說法,一旦食品變成「廢棄物」需要銷毀時,因為已不再是「食品」所以無需再紀錄下去,一批廢棄物去向最終無從追尋。

涉事工業廢品處理公司DAIKO把已轉賣的問題食品紀錄銷毀,MINORI食品把問題食物重新包裝,在神不知鬼不覺下送到消費者的手中。受影響的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表示:「他們的資料真偽我們無從辨識。」厚生勞動省發言人更說到:「根本沒想過廢棄物會被轉賣,不知應如何入手調查。」
 

部份商店已自主回收有問題食物(日本放送協會)

分銷轉賣後 沒有標識

事件引起日本社會高度關注,有超級市場自行把食品下架,亦有人把懷疑問題食品退貨。一間曾在「低價凍肉欄」中售賣問題食品的超市店長表示:「分銷商指食物安全,我也不知道有問題。」

食品安全監視市民委員會代表,神山美智子指出:「零售店中的食物都清楚標示食物內容,所有添加物和營養標籤一覽無遺。但分銷轉賣的卻甚麼都沒記載。」
 

調查員走進涉事工場調查(讀賣新聞)

靜岡縣遭揭無牌食物廢棄處理工場

愛知縣因事件影響,在本周二(19日)起自發調查全縣80間處理食物的廢棄品處理公司,至今無發現特別問題。然而在今日,静岡縣燒津市一個食品廢品處理工場遭揭發無牌經營,其中發現有兩噸應被銷毀的魚生不知去向,懷疑已經處理流出市面。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