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稱美中在上海討論三大敏感議題 北京避而不談

白宮稱美中在上海討論三大敏感議題 北京避而不談
撰文:王忠會
出版:更新:

對美中上海談判,白宮7月31日發布聲明稱,雙方討論了除農業外多個議題,包括中國政府補貼、強制技術轉讓和侵犯知識產權等敏感問題。但中國商務部未提及除農業以外的任何議題。

中美在上海舉行的貿易談判被指草草收場。(Reuters)
中美在上海舉行的貿易談判被指草草收場。(Reuters)

據英國路透社7月31日報道,美中談判代表於北京時間31日結束了在上海進行的簡短會談,但沒有取得進展的跡象,雙方並約定將於9月份繼續會談,這延長了不穩定的休戰期。

白宮與中國商務部均稱,本輪談判是建設性的,但雙方都沒有宣佈任何可能為未來更實質性的談判掃清道路的協議或友好姿態。

對談判缺乏進展可能導致曠日持久貿易戰的擔憂,將令全球市場感受到壓力。

白宮31日發布聲明稱,中方確認了增加購買美國農產品出口的承諾。美中代表在上海談判中討論了中國政府補貼、強制技術轉讓和侵犯知識產權等問題。

另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31日的報道,白宮聲明稱,雙方討論了強制技術轉讓、知識產權、服務、非關稅壁壘和農業等議題。

聲明稱,「中方確認增加購買美國農產品出口的承諾。這些會議是建設性的,我們期待於九月初,在華盛頓特區繼續就一項可執行的貿易協議進行談判。」

然而,中國商務部於北京時間7月31日公布的聲明,未提及除農業以外的任何議題。

北京時間31日18時,中國商務部通過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中美雙方按照兩國元首大阪會晤重要共識要求,就經貿領域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坦誠、高效、建設性的深入交流。

聲明稱,雙方討論了中方根據國內需要增加自美農產品採購以及美方將為採購「創造良好條件」。

雙方將於9月在美舉行下一輪經貿高級別磋商。

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31日對中美剛剛結束的上海談判評論稱,美中最新一輪談判進展緩慢,部分原因是北京方面的一項新策略,北京希望顯示出願意談判的姿態,但是也認為自己不急於做出讓步,北京越來越認為,等待可能會產生對自己更有利的協議。

中國商務部一家智庫的研究員梅新育表示,中國可以輕鬆以對,耐心等待。他說,中國經濟正在復甦,而美國經濟可能會放慢,「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處於早期階段,但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處於後期階段。」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