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對克林頓基金會捐款人「特事特辦」 希拉里電郵折射美金權政治

撰文:陳奕謙 余偉邦
出版:更新:

克林頓夫婦從政數十年,各式各樣的醜聞爭議鮮有間斷,即時令人想起的頭號大醜聞,當然是令到克林頓遭彈劾的萊溫斯基性醜聞;其次要數到的,恐怕就是夫婦兩人的一系列以權謀私風波。由1990年代入主白宮起,克林頓夫婦經常都捲入「捐款換政治影響力」爭議,收受國內外富商巨賈捐款的瓜田李下事件不勝枚舉,就算到了今時今日希拉里競選總統,仍然擺脫不了。
過去數周,圍繞克林頓基金會的爭議,再度困擾着希拉里。這到底是克林頓夫婦的個人政治操守問題,還是美國金權政治文化的問題?

克林頓基金會是克林頓夫婦經營多年的慈善組織,但卻引申出利益衝突和錢權交易的問題。(美聯社)

由希拉里與丈夫克林頓合辦的非牟利組織克林頓基金(Clinton Foundation),最近成為了選戰爭議焦點之一。希拉里被質疑在2009至2012年出任國務卿期間,涉嫌對基金會的捐款人「特事特辦」。據美國國務院最新公開電郵顯示,2010年12月期間,3間曾向克林頓基金會捐款的私人機構高層,要求希拉里的私人助理阿貝丁(Huma Abedin)安排參與2011年1月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訪美午宴。

捐款人求赴胡錦濤訪美午宴

當時阿貝丁和克林頓基金會高層班德(Doug Band)討論了安排捐款機構高層出席胡錦濤訪美的官方午宴一事,班德在電郵中提及的3名捐款機構高層,分別為瑞銀集團私人財務管理總裁麥卡恩(Bob McCann)、洛克菲勒基金總裁羅丁(Judith Rodin)和西聯匯款行政總裁賀博睿(Hikmet Ersek)。班德在發出電郵近兩周後還特別發了另外一封電郵給阿貝丁,並提到羅丁:「我們可以把她安排在與(副總統)拜登同桌嗎?」阿貝丁回答說:「我會問問。」

希拉里出任國務卿期間,過半數獲安排與她會晤或通話的政府外人士,都曾以個人名義或透過組織名義,給克林頓基金會捐款。(路透社)

國務院基金會被指公私不分

這些曝光的電郵,是美國保守派民間團體「公民聯合」根據信息自由法案獲得,並由美國廣播公司最先報道出來。「公民聯合」負責人波西表示:「在希拉里任職國務卿的4年裏,其高級助手經常與克林頓基金合作,給予大筆捐款者方便或好處。」

根據克林頓基金會網頁顯示,該3間機構的捐款介乎50萬至2,500萬美元(約390萬至1.95億港元)。雖然國務院向傳媒表示,基金會捐款人並未享有特殊待遇或好處,希拉里發言人更指「公民聯合」公布這些電郵有其政治動機,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就批評,希拉里有私相授受之嫌。

希營:官方安排無關基金會

這次電郵揭示的,其實只是冰山一角。美聯社最近發表的一項偵查報道,就提到希拉里出任國務卿期間,過半數獲安排與她會晤或通話的政府外人士(共85人),都曾以個人名義或透過組織名義,給克林頓基金會捐款,金額合共達到1.56億美元,當中40人捐款各逾10萬美元,有20人捐獻更逾百萬美元。

對此,希拉里競選辦的解釋是,所有會面都是由國務院官方安排,不會因為克林頓基金會收到捐款而有所改變。希拉里表示,在任期間她與各國領袖、政府要員見面近2,000次,相關指控只是放大了部分資料。她又舉例說,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維瑟爾(Elie Wiesel)、孟加拉銀行家尤納斯(Muhammad Yunus)見面,不是因為他們曾經捐款到基金會,而是因為他們成就斐然。

批評者認為,若希拉里當選總統,必須與克林頓基金會劃清界線。(路透社)

勾克林頓外國捐獻風波回憶

的確,迄今沒有—或最少未有證據顯示,基金會有影響國務院做決定,美國司法部也認為沒有證據顯示有利益關係,從沒有展開調查。然而有人「先捐款,後見面」,難免有瓜田李下之嫌,情形就像1990年代克林頓的政治捐獻風波,雖然當年同樣沒有鐵證顯示,向克林頓陣營提供政治捐獻的外國達官貴人,獲得了任何政治好處,也未有證據顯示克林頓有違法,但公眾觀感就是,巨賈們只要肯出錢,政客們就會樂意接見他們,聽他們的意見和訴求。至於有否枱底交易和利益輸送,外界更是無從得知。克林頓夫婦在很多美國人心目中的形象相當貪錢和腐敗,並非沒有原因。

埃米(Scott Amey)從事監察政府工作,儘管他相信問題不涉及違法,但希拉里應該解畫,澄清當中是否有利益衝突。「一大問題在於他們沒有(在國務院和克林頓基金會之間)建立適當的防火牆,避免界線模糊。如果國務院有電郵表示『我們不會這樣做,請你依照官方途徑行事』,我會少點猜疑。」

特朗普同涉錢權交易風波

這次基金會捐款風波,無可避免再度令人懷疑希拉里未來運用權力時的傾向。到底是哪些人的利益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她到底會聽誰的話?美聯社直言,基金會的問題,「反映希拉里一旦當選總統,可能面對道德挑戰。」就算奧巴馬的前顧問普樂夫(David Plouffe)也坦言,社會上的質疑聲音,有其道理。希拉里初選時的對手桑德斯,日前在電視節目上就直言,希拉里一旦當選,應當徹底切斷與基金會的所有關係。雖然桑德斯也認同,基金會一直做了很多好事,但他也認為,如果成功入主白宮,「希拉里最低限度不應介入基金會的事務」。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美國政客和富商巨賈的錢權交易問題,本來就相當普遍。特朗普過去也曾明言,自己肯捐錢,就預期收了錢的政客可提供一些好處。克林頓夫婦的情況特別受人關注,一大原因是他們在政壇地位備受矚目。

事實上,希拉里陣營在反駁特朗普的指控時,就指出特朗普一樣有捐過錢給克林頓基金會。此外,近日特朗普自己也捲入一場捐獻風波。自由派媒體質疑,特朗普2013年曾捐了2.5萬美元給佛州檢察長Pam Bondi,支持他競選連任,換取他決定不參與一宗針對特朗普大學的訴訟。

用金錢收買政治影響力的問題,是美國人對華盛頓建制中人愈益不信任的原因之一。但諷刺的是,美國最高法院2010年裁定,公司和機構可以透過金錢的方式來表達言論自由,促成所謂「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的興起,通過廣告或捐贈方式來影響競選,結果令到美國的金權政治問題變本加厲。「有錢有門路」的問題,已嚴重腐蝕了美國的民主。

美國政客和富商巨賈的錢權交易問題,本來就相當普遍,特朗普過去也曾明言,自己肯捐錢,就預期收了錢的政客可提供一些好處。(路透社)

基金會貢獻雖多 克林頓夫婦未比白紙更白

美國不少卸任總統也會成立慈善基金,現任總統奧巴馬尚未離開白宮,他的基金會已開始運作。在1993年就任總統主政8年的克林頓亦不例外,最初在1997年成立慈善基金,用來興建克林頓總統圖書館,到2001年卸任後正式改為克林頓基金會。

克林頓基金會的宗旨是連繫政府、商界和社會組織,推動解決公共衞生、氣候變化、經濟發展、女性機會等全球問題。基金會主要有11個項目,涉獵非洲農業、南美經濟、海地的災後重建、愛滋病藥物等。克林頓曾經自言:「我人生做過不少有意思的事,但我最喜歡這個基金會,沒有一件事能及得上。」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