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基金會貢獻雖多 希拉里未比白紙更白 

撰文:陳奕謙 余偉邦
出版:更新:
克林頓基金會在援助發展中國家方面做了不少貢獻,圖為克林頓女兒切爾西在海地了解當地的農業情況。(路透社)

美國不少卸任總統也會成立慈善基金,現任總統奧巴馬尚未離開白宮,他的基金會已開始運作。在1993年就任總統主政8年的克林頓亦不例外,最初在1997年成立慈善基金,用來興建克林頓總統圖書館,到2001年卸任後正式改為克林頓基金會。

克林頓基金會的宗旨是連繫政府、商界和社會組織,推動解決公共衞生、氣候變化、經濟發展、女性機會等全球問題。基金會主要有11個項目,涉獵非洲農業、南美經濟、海地的災後重建、愛滋病藥物等。克林頓曾經自言:「我人生做過不少有意思的事,但我最喜歡這個基金會,沒有一件事能及得上。」

美國社會關注,如果希拉里當選總統,公私不分的情況會否更加嚴重,克林頓表明屆時會退下火線,離開基金會董事局。(路透社)

扶貧治病 貢獻獲肯定

的確,不少人亦同意基金會做實事,特別在幫助預防愛滋病和教育方面,功績「沒花假」,美國政治學者西伊(Laura Seay)研究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問題,她表示在東非看見克林頓基金會,幫助醫院拯救了不少愛滋兒童。「我認識那裏的孩子生活無助,但克林頓基金會救了他們,現在仍然活着,已是青少年。」她又說:「若說基金會裝模作樣,顯然是不知就裏。克林頓夫婦亦不收分毫。」

基金會至今得到超過6,000人捐款,累計善款數字已經突破20億美元,來源除了有蓋茨基金、兒童投資基金(TCI)、洛克菲勒基金等,還有美國傳媒大亨、烏克蘭鋼鐵大王、埃及投資者等。

克林頓以其名氣和國際地位,將無形資本轉化成有形資本——善款來幫助別人。以往不少慈善組織被批評行政費太多,但克林頓基金會卻沒有此問題,88%所得資金都花得其所,獲慈善監察(CharityWatch)評為A級。

所以,當有人以基金會批評希拉里之時,克林頓回應說:「創造就業,拯救生命,如果這樣也有錯,我不知道錯在哪裏。捐款人清楚知道在做什麼。我沒有話要補充,只會說對於他們的往績感到自豪。」

公私之間防火牆 被指如同虛設

然而,現時問題不在於基金會的工作本身,而是當希拉里任職國務卿之時,不少捐出巨款給基金的國內外顯貴,都能夠與她見面,令人懷疑他們可透過捐款得到特別的「好處」。雖然希拉里獲任命為國務卿之時,克林頓基金會與白宮達成協議,會將基金會與國務院完全分開,希拉里亦白紙黑字承諾,會避免「直接和可預期的影響」。但美國傳媒最近在希拉里的電郵中,揭發基金會與國務院的防火牆並不防火。

例如基金會總裁班德(Doug Band)曾經找國務院的高層阿貝丁(Huma Abedin),希望安排希拉里接見巴林王儲薩勒曼(Salman)、飲品富商 S.Daniel Abraham 等人。阿貝丁是希拉里的頭號親信助手,自己不只為國務院工作,更是基金會的合約僱員。曾經在基金會工作5年的米爾斯(Cheryl Mills),後來亦進入國務院工作。保守派傳媒人施魏策爾(Peter Schweizer)就批評,不應有人如此身兼兩個角色。

美國社會關注,如果希拉里當選總統,公私不分的情況會否更加嚴重。克林頓表明屆時會退下火線,離開基金會董事局,但《華盛頓郵報》的社論卻批評為時已晚,又指希拉里出任國務卿之時,克林頓就應該這樣做。黨友、賓夕法尼亞州前州長倫德爾(Ed Rendell)甚至認為,克林頓基金會到時應該全面停止運作,《波士頓環球報》亦都同意,指出善長仁翁若非有意接近權力,大可以找其他方法做善事。

一位前總統成立基金做善事,本來是平常不過之事。不過特別之處在於這位前總統的太太後來位居要職,現在更加競逐總統,大有可能入主白宮,令事情變得複雜。避免公私不分,不只要在實際上,給予公眾的觀感上亦要如是。希拉里要更上層樓,就得知道如何「比白紙更白」。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