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顛覆美國政治認同 民主黨謀「與敵同行」險中求變

撰文:甄梓鈴
出版:更新:

美國大選結果跌破眾人眼鏡,代表共和黨出戰的特朗普憑藉民粹作風擊敗從政豐富的希拉里,很多資深民主黨黨員在大選後認為,民主黨現時太依賴表面上有利己方的人口結構變化來贏得選舉。該黨國會領袖痛定思痛,正謀求「與敵同行」,爭取與特朗普在基建投資、兒童福利及貿易等彼此立場接近的議題上合作。
特朗普多項主張確實突顯共和黨數十年核心價值的迷失。民主黨若選擇配合其推動民粹主張,或將迫使共和黨領袖在新總統與該黨信奉的小政府、自由市場原則之間作出取捨。兩大政黨同樣面對變化,是否揭示美國政黨體系又一次迎來演變?

特朗普在選戰中衝擊共和黨信條,他的經濟及外交政策方針與共和黨主流格格不入。(美聯社)

民主黨在大選中痛失白宮寶座,國會兩院議席亦只是在數字上增長,未能如願至少重奪參院過半數議席。選舉結果迫使該黨思考:到底是爭取與特朗普合作以重新爭取白人藍領選民支持,還是凡事對抗以圖令特朗普難以有效施政,從而增加己方在兩年後中期選舉勝算?

配合推動基建福利政策

《紐約時報》報道,國會民主黨領袖正制訂一份工作議程,當中包含多項特朗普所提出、與共和黨立場相悖的政策。特朗普多項競選主張,包括大舉修建公路、橋樑與鐵路,懲罰把職位移往海外的美國企業,終止對對沖基金及私募資本巨頭的稅務優惠,以及強制實施產假等等,都與民主黨一貫立場相近。周三新當選的參議院少數派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與特朗普同樣來自紐約,兩人已多次通話。

民主黨上述政治策略可謂一石二鳥,一方面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施政,另一方面試圖離間特朗普與共和黨建制。對民主黨而言,這次敗選承受沉重教訓。希拉里在「鐵鏽帶」(Rust Belt)失利,暴露出民主黨一大問題:該黨與其傳統支持者—白人藍領選民脫節,失去民意根基。

一些資深黨員認為,民主黨忽略了過去數屆為民主黨在賓夕凡尼亞州、密歇根及俄亥俄州贏得選舉的藍領白人。紮根保守州份肯塔基的民主黨眾議員亞穆斯(John Yarmuth)直言:「無論人口趨勢如何變化,我們也不能只依靠海岸與少數族裔。」

民主黨敗選承受沉重教訓,圖為希拉里周三(16日)在兒童保護基金活動上發表演說。(美聯社)

事實上,美國兩大政黨逾百年來輪流執政,「贏者全拿」的選舉人票制度扼殺了小黨生存空間,當社會大環境變化時,兩黨並非分裂成新政黨,而是透過內部重塑身分認同與政治路線迎變。兩大黨曾多次在公民權利、外交政策以至稅收等政經社會議題上調整立場,有時甚至是激烈改變。

特朗普打破兩黨版圖

特朗普戲劇性入主白宮,引起許多人拿另一位共和黨總統列根來比較。列根以「新政民主黨人」身分開啟政治生涯,後來才轉投共和黨,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沒有離開民主黨,是民主黨離開了我。」

當前民主共和兩黨的意識形態成形於1960年代,來自德州的民主黨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在1964年簽署劃時代的《民權法案》,但同時預言民主黨可能永遠在保守氛圍濃郁的南方失掉選票。

特朗普當選後,觸發全美連串示威。(路透社)

共和黨此後果然憑「南方策略」實現美國南部「一片紅」,與此同時,黑人湧向民主黨。這個演變過程歷時半世紀,用《彭博商業周刊》經濟編輯科伊(Peter Coy)的話形容,要到2014年中期選舉才確認「共和黨內幾乎再沒有自由派,所有保守派離開民主黨」的局面。

第六政黨體系瓦解?

立國以來,美國經歷多次政黨體系演變,社會結構的變化為主要推動力量。演變過程往往是黨內少數派顛覆原本的多數派,而身處風浪的政治領袖對社會大環境變化的認知,不僅影響個人地位,亦牽動政黨會否走出或陷入長期低谷。

自特朗普冒起以來,有不少評論推斷,美國運作了數十年的「第六政黨體系」將會瓦解。《彭博商業周刊》編輯科伊便形容,今年可能是自1932年小羅斯福建立「新政」聯盟或1968年民主黨失去南部以來,美國政治出現最大變化的一年。

紐約一個地鐵站內現連儂牆,貼滿支持移民和不滿特朗普的便條。(路透社)

美國政黨體系演變

  第一政黨體系

1792至1816年存在,由聯邦黨以及民主共和黨組成。由於殖民時期相互分割的13塊殖民地,變成了一個由13州組成的新國家,社會政治力量結構出現了變化。第一政黨體系的最大貢獻是確立國家身分,使人民克服狹隘地方觀念,就13個州的整體角度去探討問題。

  第二政黨體系

1828至1854年存在,構成這一體系的主要角色為民主黨的傑克遜(Andrew Jackson)、共和黨及輝格黨的克萊(Henry Clay)。美國在此時擴大政治代表性和參與機會。從社會結構來看,南方民主黨人受惠於奴隸制度,敵視土生土長的印第安人,輝格黨則保障少數權益,維持勢力平衡。在貨幣制度上,民主黨鼓吹硬幣幣制,輝格黨使用貨幣。教育方面,民主黨反對公共教育,輝格黨支持。

  第三政黨體系

奴隸問題導致美國爆發內戰,亦促成第三政黨體系於1854年成形,維持了42年,至1896年告終。廢奴爭議令民主黨分裂,1854年成立的共和黨吸納了北方民主黨人、前聯邦黨和輝格黨支持者,美國開始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兩黨政治。隨着林肯在1860年大選中勝出,開啟共和黨黃金時期。

  第四政黨體系

在1896年至1932年間維持了36年,催化劑為1893年的嚴重經濟衰退。這一時期美國在進步主義與民粹運動推動下迎來廣泛政治與社會改革,推動修憲強制徵收入息稅、參議員改由直選產生、賦予女性選舉權等等。美國還在這個時期出現第三黨參政最亮麗時刻,被視為現代美國塑造者的老羅斯福卸任總統3年後,在1912年脫離所屬共和黨,改以進步黨代表參加大選,雖然敗選,但取得88張選舉人票。

  第五政黨體系

1930年代的大蕭條導致美國社會力量結構重組,共和黨失勢,第32任總統羅斯福透過解決經濟和社會平等問題,吸引包括南方白人、中西部農民、勞工、知識分子以及黑人等大批支持者,令到民主黨成為新的多數派。二次大戰結束之後,面對蘇聯共產主義擴張,美國社會結構亦有所改變,南部和西部保守政治力量的影響力增加,令到美國政治右傾化,最終導致第五政黨體系在維持32年之後瓦解。

  第六政黨體系

以文化衝突為標誌,1960年代支持種族主義的南方白人從民主黨轉投共和黨。經歷民權、反戰運動及工會勢力的瓦解,第六政黨體系不再強調美國兩黨以階級之爭為主要議題,民主黨着重多元認同,共和黨較以往重視宗教與道德倫理。與此同時,兩黨選民在投票取向上亦產生變化,更為強調非物質的價值。同性戀平權、女性、種族、移民、環保以及墮胎等議題成為兩黨主打焦點。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