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英法之爭」釀四死 國際人權組織呼籲徹查

撰文:陳冠東
出版:更新:

中非國家喀麥隆近月因語言地位問題發生連場示威,上周更有4人遭警方殺害,多個國際人權組織呼籲外界調查事件。

喀麥隆近一個月以來因語言地位引發的示威已做成最少4死,100人被捕。(路透社)

在過去一個月內,喀麥隆的兩個英語自治地區發生連串示威,指控政府將他們當成二等公民。這場示威本來由當地的律師發起,抗議在法庭內的法語霸權,但抗爭很快就蔓延至大學、學校內的老師。

在英語地區最大城市巴門達(Bamenda),上周就有最少4人因保安部隊向天開槍而被殺,保安部隊還向沒有示威活動的市場發放催淚彈。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指行為為「過火及不必要」,並呼籲喀麥隆政府找出需要負責任的人。

另外,當地記者亦遭當地官員滋擾,而政府控制的媒體亦沒有報道英語地區民眾正面對的問題。法國24的記者亦在訪問巴門達一位知名社運人士後,遭警方逮捕並拘留一天。而在喀麥隆第二大英語城市昆巴(Kumba),當地所有學校、市集及交通系統於上周均因大批民眾上街而陷入停頓。

圖中紫色的地帶是喀麥隆以英語為主要用語的地方。(網上圖片)

在1961年獨立前,法國和英國分別控制喀麥隆不同部分,於獨立後喀麥隆就分成10個半自治的地區,當中有8個使用法語及法國大陸法,另外兩個則使用英語並行使普通法。但居於英語地區的喀麥隆人就指,他們的地方發達程度不如法語地區,並遭中央政府邊緣化。

喀麥隆教師公會的秘書長威爾弗雷德(Tassang Wilfred)就指「根據1998年頒布有關教育方針的法律,兩套系統都是獨立及自行管理的,但法語教育系統是主流,而且他們想將我們的教育系統消滅,這亦是摧毀我們的文化遺產。」

自上月示威爆發以來,已有最少100人因參與示威而被捕。總統比亞仍未就事件發表任何意見,但他其中一位親信保羅(Atanga Nji Paul)上周就指歧視母語為英語的喀麥隆人沒有任何問題,惹來眾怒。

(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