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迪奇號屬探測船非軍艦 專職繪製全球海洋地圖 惟數據亦可軍用

撰文:羅恩賜
出版:更新:

美國海洋科研船「鮑迪奇號」(USNS Bowditch)於周四(15日)當地時間下午約1時45分在南海遭中國軍艦尾隨,並截取一個水底無人探測器。涉事的鮑迪奇號的確是美國海軍的船隻,但其實並不屬於軍艦,海軍將它列作開拓型的探測船,其探測功能強大,是美國重要的財產。

被中方軍艦尾隨並截取無人探測器的鮑迪奇號。(路透社)

關於鮑迪奇號,官方網頁說明其主要用途為「支持全球海洋學的計劃項目,包括聲音、生物、物理、地球物理學的探測。」基本上,鮑迪奇號就要用來製作地圖。它固然不是用來開火的軍艦,而所有船員也全部是美國的普通公民,然而,它所收集的數據,可以應用在科學上,同時亦可應用在軍事目的。

圖為與今次被中方截獲探測器相近型號的無人探測器。(網上圖片)

鮑迪奇號的海員雖然並非海軍,但都是專業水手及科研人員,船隻長329英呎,寬58英呎,排水量達4762長噸。它擁有現代全海洋深度的聲納探測系統,可準確計算海床深度及面貌,計算出海床是由怎樣的層層沉澱物形成,亦可收集海洋的物理數據,例如在不同深度下海洋的溫度及鹽度。由於功能強大,能夠協助編製出精準的全球海洋導航圖表,確保其他船隻航行安全,它是美國的重要財產。

其實鮑迪奇號已非首次駛近菲律賓執行探測,早於2013年已首次前往當地一帶海域,而這種船並沒有固定所屬的停泊港口,除了間中需要維修外,會在全球各地的海洋不斷航行。

據美軍方面指出,被中方軍艦截取的無人探測器稱為「海洋滑翔機」,體積細小,狀似魚雷,在海浪底下滑翔,收集各種數據。通常這種無人探測器是用在天氣研究,但也有不同的用途。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稱,這款探測器屬市面有售的科技設備,價值15萬美元。一名美國官員向路透社指,當時該無人探測器正在南海水域合法地執行軍事探測。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