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引述歐盟內部報告:對華措詞趨強硬 反映與中國溝通採新方法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中國和歐盟此前不時就5G網絡、香港及新疆等議題有爭議,情況由2020年起有加劇趨勢,中國及歐盟2020年12月底雖達成中歐投資協定,摩擦延續至2021年,外界有聲音對協議履行感憂慮。美媒4月25日引述歐盟內部報告稱,歐盟對中國立場變強硬。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於4月25日發文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4月21日在一封信中,向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的領袖概述一份有關中國的「進度報告」。

博雷利一發言人25日確認,一份關於中國的報告發送至歐洲理事會。

Politico稱已取閱歐盟這內部報告,內文指歐盟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變得專斷」(authoritarian shift)、將商業利益與政治關切分開的做法,令歐盟愈來愈悲觀。Politico稱,歐盟在報告中的語言變更強硬,是反映歐盟內部對中國採取新的溝通方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0年12月9日與新任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通話,習近平就中歐投資協定問題做出積極表態。(Reuters)

批華開放市場進度

信中稱「歐盟和中國有着根本上的分歧,包括兩者的經濟制度、駕馭全球化、民主及人權,以及如何第三國家打交道。這些差異在可見的將來仍會存在,而且不能視而不見」。

報告批評中國在它已做出的經濟承諾方面進度不大(little progress),尤其是在開放數碼及農產品市場方面,又指中國鋼材產能過剩,以及受產業補貼所束縛。內文呼籲以「進一步、有力」的措施去應對中國構成的新挑戰。

12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德國總理默克爾及法國總統馬克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中歐投資協定舉行視像會議。(AP)

須聯合美因應中國

報告內文稱,「現實是中國及歐盟存在根本上的分歧,無論是在經濟體系以及處理全球化、民主及人權,或是在如何與第三國打交道方面。 這些差異在可預見將來料保持不變,以及決不能忽視。」

文中指出:「要充分發揮作用,歐盟還需與其他夥伴緊密合作。 美國新政府已確認,它有意與多邊機構重新接觸,並與盟國和夥伴在中國方面緊密合作……我們必須接受這一開放的姿態,一同努力,同時在世界舞台上維護我們的立場以及我們的利益。」

新疆的維吾爾族人權問題一直受到國際社會關注。中方以「再教育營」預防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提供技能培訓的做法,被普遍質疑為違背人權的無端拘禁和政治宣傳。近來諸如歐美等政府及官方人物亦多番就此予以公開批評。圖為2018年9月4日,鏡頭下一個位於新疆達坂城(Dabancheng)的再教育營。(Reuters)

稱在台海利益攸關

這份在上周在傳閱的報告提到,北京過去2年已在走「更獨斷的路線」,「它繼續其專斷的轉變,包括進一步收緊本土政治空間、增加社會控制以及壓迫新疆及西藏。中國亦打擊香港的基本自由。」

報告內文亦指出:「在南中國海的和平與穩定方面,歐盟顯然利益攸關。 應當密切關注台灣海峽最近局勢緊張升溫。」

Politico稱,報告的用語與華府的愈來愈接近,而拜登擬6月訪問比利時布魯塞爾,中國料將是最顯眼的議題。

Politico稱歐盟仍想就中歐,在一些共同點抱持希望,歐盟仍堅持它與中國「完全相關」、不但在於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以及「系統性對手」(systemic rival),也是合作處事的談判夥伴,包括在氣候或是在民主過渡,如緬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