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告別演說:民主要休戚與共(全文直譯三之一)

撰文:陳奕謙 麥俊和 吳家俊 黃珮瑜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二(10日)回到初入政壇的地方芝加哥發表告別演說,是他結束白宮生涯前最後一次大型演說。
《香港01》全文直譯,分成三篇刊出。

奧巴馬回憶20歲之初,首次到芝加哥尋找人生意義。(美聯社)

各位朋友,過去數個星期,所有美好祝福都令米歇爾和我大為感動。但今晚,輪到我向大家說感謝。不管我們是否完全認同對方,我與你們傾談,不論在家、在校、在農地、在工廠,在餐廳或前哨地點,都令我保持誠實、受鼓舞、向前邁進。每一天,我向你們學習。你們令我成為一位更好的總統,成為更好的人。

踏入20歲之初,我首次來到芝加哥,那時仍在嘗試了解自己是誰;仍在尋找我生活的目的。離這裏不遠的地方,便是我在鋼鐵廠的影子之下,開始與教會團體工作。正是在這些街頭工作,我目睹了信仰的力量,看見工人面對掙扎與失敗時的平靜和尊嚴。這裏也令我學習到,當平民百姓參與及一起要求改變時,改變就會發生。

做了你們的總統八年,我仍然相信改變。這不僅是我的信念,也是我們美國理念的心跳--我們自治政府的大膽實驗。這是一個信念:我們生而平等,創造者賦予我們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也是一個堅持:這些不證自明的權利沒有自動生效,我們透過民主這個工具,可以團結得更完美。這個想法,是立國者給予我們的一份大禮:通過汗水、辛勞及想像力,追逐我們個人夢想的自由,也是努力一起實現共善的命令。

240年以來,我們國家對公民的召命,給予每一代人工作和目的。這令愛國者選擇共和而摒棄暴政,令開發者跋涉往西部,令奴隸勇於搭建鐵路逃向自由。這令移民和難民橫跨海洋及來和格蘭河來到這兒,令推動婦女爭取投票權,令工人有權組織起來。這就是為何美軍在奧馬哈海灘、硫磺島、伊拉克和阿富汗犧牲生命;以及從塞爾馬(編按:爭取黑人權益)到石牆(編按:爭取同性權益)的人也準備好奉獻自己。所以,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美國是例外的。不是說我們國家從一開始就是完美,反而是我們已展示了改變的能力,以及為後繼者開創更美好的生活。

沒錯,我們的進展並不均衡。民主的工作一直艱巨,有爭議,有時血醒。向前走兩步,有時感覺到又退了一步。但美國整體來說,都被視為在向前走,不斷擴大我們的立國信念,擁抱所有而非部分人。

如果我8年前告訴你,美國將扭轉一場大衰退,重建汽車業,創造歷來最多的就業機會;如果我告訴你,我們將與古巴人展開新一頁,不費一兵一卒解除伊朗核武,取下911恐襲的頭目拉登;如果我告訴你,我們將贏得婚姻平等,並保障了2000萬美國人的醫保權利……如果我當時說這些,你可能說我們的目光定得太高。不過,這就是我們所做了的事,也是你們做了的事。你們就是改變,你們回應了人的期望。因為你們,美國不論怎樣看來,都比我上台之時更好,更強大。

在10天之後,世界將見證我們民主的特點:總統經自由選舉產生,權力由現任和平地轉移到下一位。我向候任總統特朗普承諾,我將確保權力過渡得最順利,就像小布殊總統為我做的。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有責任,確保政府能夠幫助我們面對還有的眾多挑戰。

我們有要做的事,有足夠的能力面對挑戰。畢竟,我們仍然是地球上最富裕、最強大和最受尊重的國家。我們的年青人、動力、多元、開放、應對風險和革新的能力,意味未來仍屬於我們。但要發揮潛力,我們的民主社會一定要運作順利。我們的政治一定要反映美國人的高尚;不分黨派或利益,我們所有人都一定要幫忙重尋共識,這正是我們現在急須的。

這就是我今晚想集中分享的--我們的民主狀況。民主不需要完全一致。我們的立國者爭吵,然後妥協。他們希望我們也這樣做。但他們知道,民主需要一種基本的休戚與共:即使我們表面差異很多,但我們都在一起,共同進退。我們的歷史上,有些時候破壞這種休戚與共,例如本世紀初:世界在退縮、不平等不斷擴大、人口改變、恐怖主義不散。這些力量不僅考驗我們的安全和繁榮,也考驗我們的民主。我們如何應對挑戰,將決定我們是否有能力教育孩子、創造好的工作、保護家園。換句話說,它將決定我們的未來。

首先,如果有人得不到經濟機遇,我們的民主難以運作。好消息是,現在經濟再次增長;工資、收入、樓價和退休金再次上升;貧窮率又下降。即使股市升破紀錄,富人要交的稅也更公平。失業率降至近十年低位,未投保比率歷來最低,醫保成本的上升速度是50年來最慢。正如我曾說,如果有人能夠制訂一個醫療安排,明顯優勝於我們所帶來的改善,用最少的錢幫助最多的人,我將公開支持它。因為這是我們服務社會的原因:不為紀錄或名聲,而是令人生活更好。

雖然我們有成果,但也知道未足夠。經濟不行,只得小撮人勢頭好,犧牲了愈來愈多的中產。貧富懸殊有損民主原則。最有錢的1%人收入雄厚,累積財富,但在內城區和鄉郊地區,太多家庭都大落後。工廠裁員,餐廳和醫保的打工仔都入不敷支,他們相信形勢不利自己,政府只為權勢服務,孕育了犬儒心態和政治兩極化。

冰封三尺,不可能一步解決。我認同貿易自由不夠,還要公平。但下一波的經濟混亂不會來自海外,而是不停的機械化,淘汰不少中產工種。所以我們要有新的社會安排:保障孩童享受他們需要的教育;工人有權組工會爭取更好薪酬;社會安全網要合時宜;改革稅制,在新經濟中賺最多的企業或個人都要對國家負責任,是國家令到他們成功。如何實踐目標,有得商量,但不能安於現狀。如果我們未能為所有人都帶來機遇,未來的日子只會有更大的不滿和分歧,阻礙進步。

奧巴馬告別演說:圍爐取暖危害社會(全文直譯三之二)

奧巴馬告別演說:比起八年前對美國更有信心(全文直譯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