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貿易政策遲遲未定 企業對與白宮抗爭失耐性

撰文:施予
出版:更新:

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已執政7月有餘,但至今未發出任何關於重啟對華談判的信號。隨着時間的流逝,美企的耐心也正在消失。近期,美國企業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抗爭」。

綜合媒體9月3日報道,中美貿易戰對兩國造成了嚴重影響。美國商界呼籲白宮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並出台清晰的對華貿易政策。

據《紐約時報》9月1日報道,「商界對缺乏具體的中國經濟政策感到沮喪。」美國總商會亞洲事務高級副總裁Charles Freeman說。

為了與白宮和國會的「反華」情緒抗爭,美國商界與「左翼老將」桑德斯,以及進步團體接觸合作,要求限制反華條款。8月5日,包括代表半導體、零售業等領域的30多家美國行業商會,向美國貿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發出聯名信,敦促拜登政府撤銷中國商品額外加徵的關稅,並呼籲重啟和中國在經貿領域的接觸。

報道稱,美國企業表示,他們對白宮對中國的態度越來越感到沮喪,特朗普(Donald Trump)時代的對抗性政策仍在實施,而拜登政府在對華經濟政策上始終缺乏明晰的規定。

拜登上台以來,延續了特朗普時期的政策,對價值約3,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進口關稅,並且此前設置的2,000多種產品的關稅豁免都已過期。

與此同時,拜登甚至放大一些特朗普時期的政策。

6月3日,拜登以「應對中國軍工企業威脅」為由簽署行政命令,將59家中企列入投資「黑名單」,禁止美國人與名單所列公司進行投資交易。

7月初,美國方面公布了一項所謂的「香港商業警告」,抹黑中國香港營商環境,並宣佈對7名官員實施非法制裁。

在美國「第一階段」的簽字儀式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左)向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伸出手。2020年1月15日,中美貿易協定在華盛頓白宮東廳簽署。(Reuters)

然而,拜登政府始終沒有說明他們如何看待與中國的經濟關係。自2021年1月上台以來,拜登政府對特朗普政府實施的所有國家安全措施都開展了審查,其中就包括2020年達成的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目前,審查已經持續了幾個月,至今不知道何時能結束。

8月6日,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在簡報會上回應稱:「關於審查什麼時候結束,我沒有任何時間表可以告訴你。」

此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拜登政府官員曾透露,相關政策審查預計要持續到今年秋季。

無盡的等待下,美企的耐心開始逐漸消失。

對於美企來說,《紐約時報》指出,中國是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他們需要弄明白美國公司能否與中國做生意。

「商界對缺乏具體的中國經濟政策感到沮喪。」

「對我來說,『讓我們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這句話,不是一項政策,而是競選口號。」 英特爾行政總裁格爾辛格(Patrick Gelsinger) 說,「現在是時候開始真正的工作了,與中國建立真正的貿易關係政策,圍繞商業出口和技術進行接觸。」

「公司目前面臨的主要困境是不確定性。」美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艾倫(Craig Allen)說,「關稅會保持不變嗎?它們永久存在嗎?要求關稅豁免的程序是什麼?沒人知道。」

全美零售商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負責供應鏈和海關政策的副總裁戈爾德(Jon Gold)說: 「我們當然希望本屆政府能迅速採取行動,解決關稅問題,無論是恢復關稅豁免措施,還是尋找對中國的新政策來解決這些問題。」

「這是我們在競選期間從拜登總統那裏聽到的希望。」戈爾德補充說。

中美貿易未來走向受矚,早在5月13日,戴琦曾表示,「中國帶來很大的挑戰,美國不能在競爭中輸給中國;面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時,包括採取手段去創造公平的環境等,都只是防衛措施,美國必須要採取攻勢,要對未來投資,增強美國本身競爭力,包括基礎建設、研發等等,才能與中國進行競爭。」

戴琦說:「USTR正在全面審議對中國採取的政策,包括第一階段美中貿易協議、產業供應鏈、不公平貿易行為、人權侵犯等等。上次進行這樣全面的檢視,是在16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