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持續更新|普京:俄羅斯沒有佔領烏克蘭計劃和目的
俄烏戰事在3月16日踏入第21日。據聯合國最新數據,目前烏克蘭(包括頓巴斯地區)已有至少691名平民死亡、1,143受傷 。惟烏方確認單在馬里烏波爾,迄今已有最少有2,500人身亡;聯合國稱逃離烏克蘭的難民人數最少有300萬。
至於和談,俄烏第四輪談判已在進行中。此外俄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作普丁)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都有意會面,烏方稱正在物色地點,協議文本亦在草擬中。
外交方面:多國仍在致力斡旋,惟進展不大。美國警告中國勿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惟中俄都否認。俄羅斯稱有能力獨力完成在烏軍事目標。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14日已在意大利羅馬會晤。雙方分別闡明己方立場,就各自關切議題表達意見。
戰事方面,俄軍繼續對烏克蘭多個城市炮轟,對基輔的攻勢亦愈見猛烈。此外15日有約2萬人自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撤出。另一方,普京的親密盟友、俄羅斯聯邦國民近衛軍指揮官佐洛托夫(Viktor Zolotov)承認俄軍在烏進展不如政府預期。這是俄羅斯政府就戰事進度不如理想的迄今最有力的公開承認。
3月16日:
2154 普京指,基輔的「親納粹政權」在可見未來,可能會獲得針對俄羅斯的核武器。
2147 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電視講話。普京表示,特別軍事行動進展順利,正在按計劃執行,又指俄軍雖然接近基輔和烏克蘭其他城市,但是沒有佔領烏克蘭的計劃和目的。
2145 俄羅斯國家近衛軍在網站稱,部隊已控制烏克蘭卡霍夫卡水電站。該站位於烏克蘭南部扎波羅熱州,為第聶伯河大型水電站。
2137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透過視像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他呼籲美國提供更多幫助,以停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他指今次是歐洲過去80年來未見的恐怖事件,又在發言期間再度倡議在烏克蘭設「禁飛區」。
2127 俄羅斯與土耳其的外長會談結束,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表示,土耳其願意在其境內組織俄烏總統會談。他說,在與俄外長拉夫羅夫的會談中討論了烏克蘭人道主義局勢的解決方案以及如何在烏克蘭實現停火。
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他沒有和土外長討論普京和澤連斯基是否將要會見的問題,並表示將繼續保持俄羅斯、烏克蘭和土耳其三方外長對話機制。他還說,土耳其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保持建設性的態度,不加入針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動。
2125北約在布魯塞爾舉行特別防長會議,美國防長奧斯汀在抵達時表示,北約盟國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防禦武器,並一致支持基輔。
2028 德國意昂能源集團(E.ON)宣布,鑑於烏克蘭局勢,集團已停止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旗下的貿易公司採購天然氣。
2014 共同網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有意透過網絡在日本國會發表演說,詢問了日本政府的意向,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和執政黨正在推進討論,可能會較快實現。
1959 俄烏談判被指曾討論到瑞典或奧地利的中立模式,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高級顧問之後向傳媒稱,只會有「烏克蘭模式」。
1945 克里姆林宮稱,儘管遭受制裁,如有必要,普京可恢復與拜登對話。
1936 烏克蘭稱,中部城市文尼察的電視塔遭俄羅斯火箭擊中,摧毀這座城市的廣播設施,無人傷亡。
1917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Twitter發文,指赫爾松州港口城市斯卡多夫斯克(Skadovsk)市長Oleksandr Yakovlyev及副手Yurii Palyukh遭俄軍綁架。
1905 烏克蘭總統府表示,基輔方面不會接受俄羅斯提出的奧地利或瑞典模式的中立建議。
1900 澤連斯基向美國參議院發言前夕,BBC指美國總統拜登將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總值8億美元的額外安全援助,當中可能包括反坦克導彈,增加反裝甲武器等。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白宮考慮向烏克蘭提供彈簧刀(Switchblade)無人機。該款小型無人機可用於針對俄軍裝甲車和部隊。
1847 烏克蘭退役球星舒夫真高(Andriy Shevchenko)計劃在英國的住所接收家鄉的難民,以及支援150名同鄉。這位在基輔戴拿模(Dynamo Kyiv)成名、職業生涯曾效力車路士及AC米蘭的球星表示,他正與世界糧食計劃(World Food Programme)合作,希望為國家籌款100萬英鎊。
他亦透露,母親因為健康問題而難以離開基輔,指當地不少家庭都面對留下和離開之間選擇的難題。
1832 聯合國國際法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ICJ)預計將會在16日就烏克蘭提出要求俄羅斯停止入侵的訴訟作出裁決。
1829 波蘭政府發言人稱,訪問基輔的波蘭、捷克及斯洛文尼亞總理已經返回波蘭。
1818 俄羅斯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Sergei Naryshkin)指國家的命運及在世界的地位會在未來數天會有定案。
1814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見傳媒,表示日本會加強制裁俄羅斯,當中包括支持撤回對方的最惠國待遇。
1809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成員國會議舉行前夕稱,北約盟友和夥伴團結一致支持烏克蘭,而且向俄羅斯實施史無前例規模的制裁。他表示北約多年來訓練數以萬計的烏克蘭士兵,以及提供大量重要器材協助對方採取自衛權,更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北約增加對勇敢的烏克蘭民眾、政府及軍隊供應軍事裝備、人道及經濟援助,並接收數以百萬計難民,強調大家都支持烏克蘭。
1802 英國內政部表示,已經向5500名烏克蘭人批家庭團聚簽證。
1755 國際紅十字會主席毛雷爾(Peter Maurer)抵達基輔,他會與當地社區及政府接觸,確保組織可以在全國提供人道援助。
1743 俄羅斯談判團長梅津斯基(Vladimir Medinsky)重申希望盡快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稱想與基輔方面達成長久和平。他強調俄羅斯的談判目的沒有改變,烏克蘭要成為一個和平、自由、中立、獨立的國家。
而中立國問題上,梅津斯基表示烏克蘭方面提出奧地利和瑞典模式,即作為一個去軍事化的國家,但是保留陸軍和海軍,但兩國國防部高層仍在討論。
1728 超過3000架車輛駛離馬里烏波爾後,目前已經抵達扎波羅熱。
1715 拉夫羅夫表示,俄烏兩國在停戰協議上,接近在多個構想上達成協議,並稱認真考慮烏克蘭的中立地位。他指這次衝突是奠定世界秩序的重要時刻。
1704 英國外相卓慧思表示,首批烏克蘭難民會在下週抵達英國,她亦感謝英國民眾願意向烏克蘭人伸出援手。
1700 挪威將會在未來數月增加天然氣產量,以應付歐洲各地的需求及價格上漲的情況。目前挪威的天然氣供應佔歐盟及英國需求大約25%。
1645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表示,烏克蘭部隊在多個地方向俄軍反攻,但沒有透露細節。
1637 烏克蘭扎波羅熱(Zaporizhzhia)地方官員稱,市內有大批難民棲身的火車站遭俄軍攻擊,但未有做成傷亡,不過今次亦是當地的民用設施成為轟炸目標。
1633 瑞士政府宣布,因應烏克蘭局勢,決定制裁白羅斯。
1624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形容俄烏兩國談判困難,但認為有希望作出妥協。
1622 荷蘭防長奧隆格倫(Kajsa Ollongren)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北約防長會議時表示,烏克蘭有權自衛,荷蘭及其他國家會繼續向當地提供武器支援對方。
1606 烏克蘭檢察總長薇娜迪克托娃(Irina Venediktova)指,當地至今有103名兒童喪生。
1546 烏克蘭副總理斯特法尼希娜(Olha Stefanishyna)表示,馬里烏波爾的醫院被俄軍攻佔後,他們對外開火,威脅人道走廊安全。她指當局正嘗試重開該市的人道走廊,但未知能否成事。
1541 烏克蘭軍方稱至今有1.38萬名俄軍陣亡,並再擊破430架坦克、1375架裝甲車等。
1533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稱,該公司繼續經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每日的供應量為9500萬立方米,符合客人要求,但比15日的1.096億立方米減少13%。
1529 英國外相卓慧思(Liz Truss)被問到會否容許英超球會車路士班主艾巴莫域治(Roman Abramovich)再次踏足英國時,她沒有正面回應,指大家需要見到俄羅斯撤出烏克蘭,並達成一個正面的協議才決定。
卓慧思認為,有份造就這場悲慘戰爭的人士需要付出代價,即使戰爭結束亦不代表一切已經解決,形容引起巨大破壞,因此要向所有支持普京的人算帳。
1518 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稱15日與澤連斯基通話後,理解對方在烏克蘭無法加入北約一事的言論,他表示大家已經向俄羅斯表明,烏克蘭不會在短時間內成為北約成員國,指最後決定權始終是在烏克蘭及其民選領袖上,重申英國會支持他們。
1500 烏克蘭緊急服務部門表示,第2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至今有最少500人喪生。
1456 天空新聞報道,基輔在凌晨遭受炮火攻擊,一楝12層高建築物中彈起火。緊急服務部門指建築物內有兩人受傷,當局正搜索是否有其他死傷者。
1453 日本財相鈴木俊一表示,七國集團會於格林威治時間16日中午12時(香港時間晚上8時)舉行視像會議,討論烏克蘭局勢。
1403 日本政府表示已在展開協調,擬允許烏克蘭避難民眾在無需保證人的情況下也可入境,政府將逐一判斷必要性,作為特例發放短期逗留簽證。
共同網指,日本截至13日接納的47人中,均有親屬等當保證人。
1350 烏克蘭總理施米哈爾(Denys Shmyhal)稱,在與波蘭、捷克和斯洛文尼亞總理的會談中,討論了加強對俄制裁、對烏克蘭的人道主義援助和烏克蘭加入歐盟問題。
1324 英國國防部公布最新情報報告,顯示俄羅斯正從東部戰區、太平洋艦隊及增加兵力,甚至使用傭兵等非常規資源,以彌補人員損失。英國認為此舉反映俄軍在烏克蘭的行動遭到極大抵抗。
1303 巴基斯坦15日派出兩架C-130型運輸機,向烏克蘭提供人道援助物資,當中包括帳篷、睡袋、毛毯、發電機、藥物、肥皂和罐頭食品等,同時表示希望當地局勢可以透過外交和對話解決。
1257 烏克蘭內政部長顧問格拉什琴科(Anton Gerashchenko)在Facebook留言,指俄軍艦艇在午夜時份向敖德薩(Odesa)以南地區發射導彈等武器,他認為俄軍此舉是想測試烏克蘭的海岸防衛系統,但估計對方目前無意派出登陸部隊。
1220 基輔、利沃夫(Lviv)、敖德薩(Odesa)、第聶伯(Dnipro)及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Ivano-Frankivsk)等地在清晨5時左右響起防空警報聲。
1159 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Denys Shmyhal)表示,俄軍入侵以來,已經造成5000億美元損失,指俄羅斯在戰爭結束後需要支付重建費用。
1128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認為,西方國家應該採取更果斷決定,除了減低對俄羅斯的石油及天然氣的依賴外,亦不應選擇性地將數間俄羅斯銀行逐出SWIFT,而是一視同仁。
瑙塞達指立陶宛準備取消從俄羅斯進口產品。
1102 烏克蘭軍方公布每日戰報,稱俄軍在彈藥補給上出現困難,並損失40%在烏克蘭作戰的部隊。基輔方面亦指出,俄軍高層決定提早派出軍官學員上陣。
當局指,馬里烏波爾的情況最為嚴峻,俄軍正嘗試在城外東西兩翼包圍當地。
1059 烏克蘭鄰國斯洛伐克(Slovakia)國會15日通過,批准最多2100名北約(NATO)軍人在當地部署。
1052 CNN引述美國國防高層官員指,烏克蘭國防部長雷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將會在16日的北約防長會議上發表錄影講話。
104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同時刺激通脹,更可能在長遠地根本上重塑世界經濟秩序。
1021 北約據報計劃在3月16日告訴其軍事指揮官,制定新的威懾俄羅斯的計劃,包括在東歐增加部隊和導彈防禦系統。
1000 央視報道,日本政府已確定取消俄羅斯最惠國待遇的方針,作為對俄方的追加制裁措施,預計最快3月16日公布。
0935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克里米亞議會議長康斯坦丁諾夫(Vladimir Konstantinov)稱,將完全恢復連接克里米亞與烏克蘭的所有鐵路支線。
0921 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Lviv)據報在當地時間3月16日凌晨3點響起空襲警報。 上一次響起警報是在兩晚前,當時距離波蘭邊境僅15英里的雅羅維夫(Yaroviv)基地遭到30枚俄羅斯巡航導彈襲擊。
3am air raid siren in Lviv, western Ukraine. The last time sirens rang out was two nights ago when the Yaroviv base, just 15 miles from the Polish border, was targeted by 30 Russian cruise missiles.
— Imtiaz Tyab (@ImtiazTyab) March 16, 2022
0917 一名白宮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拜登預計3月16日宣布向烏克蘭提供額外8億美元軍事援助。
0850 駐美國大使秦剛3月15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署名文章,指有人散佈虛假訊息,稱中方事先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知情並要求俄方在北京冬奧會後再動手,也有謠言稱俄方要求中方提供軍事援助。所謂中方事先知情、「默許」、「縱容」等說法完全是虛假訊息,意在推卸責任,抹黑中國。
秦剛指,在烏克蘭有6000多名中國公民生活學習,中國是俄、烏最大貿易夥伴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進口國。俄烏發生衝突,於中方沒有半點好處。中方不可能在知情情況下不予勸阻。中國長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維護公平正義,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立場。
他又稱,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態度是客觀、公正的。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尊重和保障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照顧各國合理安全關切,支持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
0841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當地時凌晨2時左右發表全國講話,對烏俄和平談判的看法較之前更為樂觀。他指出,與俄羅斯的和談開始聽起來更現實,但仍需要時間來取得突破。
0825 《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官員稱,總統拜登3月16日將宣布向烏克蘭提供額外1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0813 波蘭總理卡欽斯基(Jarosław Kaczyński)在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一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應派遣一個國際維和特派團前往烏克蘭展開行動。
0809 英國首相約翰遜3月16日將訪問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要求海灣國家生產更多石油,並幫助英國減少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
0745 歐洲委員會國會議員大會以216票贊成,0票反對,3票棄權,通過將俄羅斯逐出歐洲委員會。部長委員會其後會就俄羅斯的成員資格作出最終決定。俄羅斯已正式通知歐洲委員會,俄方將退出該組織。
0715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捷克總理菲亞拉、以及斯洛文尼亞總理揚沙會面。澤連斯基其後表示,烏克蘭真正地信任這些領導人,當他們談及安全保障、烏方在歐盟的未來或制裁政策時,烏方也得到100%保證,烏方會取得積極的成果。
0704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多年來,烏方一直聽說北約的大門是如何敞開的,但現在聽說他們不能進入北約,他們必須承認這是真的。他指烏克蘭人民開始明白到這事實,並開始靠自己和協助烏方的夥伴,他對此感到高興。
0645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指,獨立的烏克蘭存在的時間,將比俄羅斯總統普京存在的時間長得多。
0636 歐盟能源專員西姆松(Kadri Simson)對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說,歐洲正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美國向歐洲供應液化天然氣,為歐洲的努力提供支持。
0631 烏克蘭副總理韋列舒克稱,近2.9萬名平民15日經人道走廊撤離,當中約2萬人從馬里烏波爾撤離,有8,533人從蘇梅撤離,另有320人從哈爾科夫的醫院撤離。
0619 波蘭副總理卡欽斯基(Jaroslaw Kaczynski)提議,向烏克蘭派出北約維和代表團。
0605 美國霍士新聞指,公司的攝影師、55歲的扎克熱夫斯基(Pierre Zakrzewski)和擔任顧問的自由工作記者、24歲的Oleksandra Kuvshynova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身亡。他們14日乘車外出,但他們的車輛被炮火擊中,兩人不幸離世。
0512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與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討論烏克蘭的安全需要。
0510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指,俄烏談判非常困難,雙方有根本性的矛盾,但肯定有妥協的餘地。
We'll continue tomorrow. A very difficult and viscous negotiation process. There are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s. But there is certainly room for compromise. During the break, work in subgroups will be continued...
— Михайло Подоляк (@Podolyak_M) March 15, 2022
0500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首都基輔與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捷克總理菲亞拉(Petr Fiala)、以及斯洛文尼亞總理揚沙(Janez Janša)會面。
0423 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指,美國官員正討論派米格戰機到烏克蘭的問題。
0402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預算草案,額外向烏克蘭提供136億美元的額外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
0400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指,俄烏談判將於3月16日繼續。
We'll continue tomorrow. A very difficult and viscous negotiation process. There are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s. But there is certainly room for compromise. During the break, work in subgroups will be continued...
— Михайло Подоляк (@Podolyak_M) March 15, 2022
0314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5日宣布,美國政府對11名俄羅斯軍事領袖實施新制裁,包括俄羅斯聯邦國民近衛軍指揮官佐洛托夫(Viktor Zolotov)和國家控制的武器貿易公司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的總裁米赫耶夫(Alexander Mikheev)。國防部長克里沃魯奇科(Aleksey Krivoruchko)、伊萬諾夫(Timur Ivanov)和葉夫庫羅夫(Yunus-Bek Evkurov)也在被美國制裁之列。
0306 美國白宮指,美方有信心,如美方需要繼續與俄羅斯進行直接和間接的對話,他們有能力做到此事。
0240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表示,他與捷克總理菲亞拉(Petr Fiala)、以及斯洛文尼亞總理揚沙(Janez Janša)已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
0230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Vassily Nebenzia)涅邊賈對記者說,俄羅斯準備支持一項人道主義決議草案,並將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交決議草案。
0215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表示,俄烏兩國已恢復談判,雙方都認為談判有進展。
0154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3月24日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峰會,以討論烏克蘭問題。美方不排除拜登會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
0140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與荷蘭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通電話,雙方就烏克蘭局勢交換意見。王毅指,目前俄烏已舉行4輪談判,盡管進展緩慢,但能夠保持談判就有實現停火的希望,就能開辟和平的未來。他指希望各方都能多做有利於促進和談的事情,而不是相反。
胡克斯特拉讚賞中方為幫助烏克蘭難民所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表示對話談判是解決衝突對抗最重要的方式,希望中方為此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0042 英媒:歐盟國家領導人將在下週的峰會上,提出歐盟國家應立即開始補充天然氣儲備,為冬天做準備。
0031 英國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再多370名俄羅斯和白羅斯人士成為制裁對象。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總理米舒斯京、國防部長紹伊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以及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也是制裁對象。
0015 俄羅斯檢察官要求法院判處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尼(Alexei Navalny,又譯納瓦爾尼)監禁多13年。
0013 俄外交部稱,俄羅斯對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實行個人制裁。加拿大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也在禁止入境俄羅斯的「黑名單」中。
俄羅斯還把300多名加拿大議員列入「黑名單」。
俄方稱,對加拿大官員的制裁帶有強制性,這是對俄羅斯敵對行為的反應。
俄羅斯外交部稱,加拿大任何不友好行為都不可避免得到俄羅斯堅決的且不一定對稱的回應。
0005 俄羅斯外交部3月15日公布,俄羅斯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實行個人制裁。俄羅斯外交部稱,對美國總統實行的個人制裁,是對美國制裁俄羅斯官員的回應。
俄外交部稱,該國針對美國實施制裁內容,包括13人被禁止入境俄羅斯。以下為完整制裁名單: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
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
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
中央情報局長伯恩斯(Willian Burns)
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
國際開發總署(USAID)署長鮑爾(Samantha Power)
財政部副部長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
美國進出口銀行行長和董事長雷塔・喬・劉易斯(Reta Jo Lewis)
負責國際經濟的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達利普・辛格(Daleep Singh)
拜登之子亨特(Hunter Biden)
前國務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
0010 塔斯社:俄羅斯正式告知歐洲委員會,俄羅斯將退出該組織。
3月15日(香港時間)部份重要事件:
・俄羅斯對美國總統拜登、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以及兩國高官及議員進行制裁,將他們列入禁止入境的黑名單。
・波蘭、斯洛文尼亞及捷克總理已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將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
・俄烏第四輪和談以視像形式進行中。是次談判在14日「技術性暫停」後,15日恢復。
・俄軍對基輔及多個城市繼續炮轟,其中在基輔有住宅大樓及地鐵站口被打中,有人死傷。基輔市長宣布當地實行35小時的宵禁。
・英國政府宣布對350多個俄羅斯人和實體實施制裁,以及大幅就多種貨品加徵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