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情報負責人:俄中結盟對中國風險可能更大

撰文:曹洋
出版:更新:

英國情報部門負責人發表演講時稱,過於緊密俄中結盟可能對中國的風險更大。

綜合媒體4月1日報道,英國情報部門——政府通訊總部(GCHQ)負責人弗萊明爵士(Sir Jeremy Fleming)3月31日在澳洲國立大學發表演講,談俄烏衝突以及俄中結盟。

這位英國情報機構負責人稱,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新冠病毒大流行病、技術和網絡的形象和主導地位、中國的作用、阿富汗戰役的結束以及現在俄烏衝突。其中任何一個都可以被看作是歷史性的轉變。

總的來說,世界處於一個動盪時期。經濟、社會和地緣政治方面的後果仍在上演,並將延續到未來數十年。

俄烏爆發衝突之前,普京與習近平剛舉行過會晤。2022年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會晤期間交談。(AP)

弗萊明爵士表示,普京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無疑激勵了北約。這場戰爭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反應——141個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譴責了俄羅斯。全歐洲國家都推翻了他們幾十年來對其國防政策的做法,都在增加國防投資。像澳洲和日本這樣的國家也在傾力投入。這也顯示出,那些選擇支持普京或放棄選擇的國家,是一個鮮明的對比。

他說,當然,在這個地區,最令人關切的問題涉及到中國在考慮其長期利益時做出的選擇。

現在,俄羅斯在這方面的立場是明確的。隨着中國變得更加強大並與美國直接對抗,它做出了與中國結盟的戰略選擇。在當前的危機中,俄羅斯將中國視為武器的供應商、技術的提供者、它的能源市場以及規避制裁的手段。

弗萊明爵士稱,眾所周知,習近平和普京都非常重視他們的個人關係。

此外,中國認為,俄羅斯將為其數字市場和它的技術計劃提供額外的動力和支持。中國目前正在抓住機會,從俄羅斯購買廉價的能源碳氫化合物,以滿足其需求。

但過於緊密的結盟對兩國都有風險(可以說對中國的風險更大)。俄羅斯明白,從長遠來看,中國在軍事和經濟上將變得越來越強大。他們的一些利益存在衝突。

這位英國政府通訊總部負責人強調,同樣明顯的是,「一個想要制定全新全球治理規範的中國,與一個故意非法無視這些規則的政權緊密結盟,對其沒有好處」。

他認為,歷史上,技術的發展主要由西方國家推動和擁有。參與國之間的共同價值觀意味着新興技術的工業標準往往是全球性的。對技術的投資,給人們帶來了地位、財富和安全。

弗萊明爵士稱,現在很明顯,中國在網絡空間是一個複雜的參與者。中國對網絡空間的未來也有一個競爭性的願景,其在圍繞國際規則和標準的辯論中愈來愈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