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持續更新|聯合國大會通過暫停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籍

撰文:張子傑 蕭通 王慧珊 洪怡霖 成依華 房伊媚
出版:更新:

俄烏戰事在4月7日踏入第43日。聯合國6日指,據他們統計,烏克蘭已有1,563名平民死亡、2,213人受傷,已有4,278,789名難民逃離烏克蘭。以下為有關這次俄烏戰事的最新消息。

最新重點: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烏克蘭在4月6日提交了與俄羅斯協議的草案,但他批評該草案明顯偏離在伊斯坦堡會談期間確定的條款。

・烏克蘭憂慮俄羅斯軍隊正準備在烏克蘭東部發動大規模進攻。烏克蘭副總理韋列舒克(Iryna Vereshchuk)呼籲哈爾科夫(Kharkiv)、盧甘斯克(Lugansk)、頓涅茨克(Donetsk)的民眾在有機會時須撤離。

・北約(NATO)外長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會面,討論烏克蘭局勢。

烏克蘭:圖為2022年4月6日,救援人員在烏克蘭博羅江卡救出一隻貓。(AP)

4月7日最新消息

2353 聯合國大會以93票贊成、24票反對、58票棄權,通過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會籍。

2345 美國參議院以100對0票,一致通過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及天然氣法案,將移交眾議院表決。

2300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表示,俄羅斯在受到制裁數量方面超過任何一個國家,已經超出6000項。

2237 意大利總理德拉吉與荷蘭首相呂特舉行會晤,雙方討論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高能源價格等問題。關於設置天然氣價格上限的問題,德拉吉未能說服呂特,呂特表示在這個問題上應採取務實態度。

2212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烏克蘭在4月6日提交與俄羅斯協議的草案,明顯偏離在伊斯坦堡會談期間確定的條款。他指「我想提醒的是,在那份伊斯坦堡文件中,烏克蘭明確表示,未來對烏克蘭安全保障不適用於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昨天提交的草案中,沒有對此做出明確陳述。」

拉夫羅夫又稱「儘管有種種挑釁,俄羅斯代表團仍將繼續談判進程,推動我們的協議草案,清楚及全面解釋我們最初的關鍵立場和要求。」

2207 克里姆林宮表示,普京與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常任成員討論烏克蘭特別行動的進程,及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談判事宜。

2117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布魯塞爾表示,歐盟27個成員國最遲有望在8日就歐盟委員會發布的第五輪對俄制裁措施提議達成共識,包括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等措施。

2015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稱,烏克蘭的新和平協議草案,與在伊斯坦堡會談中提出的建議不同。

2010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希臘國會發表講話,他指那些以經濟和能源危機勒索歐洲的人總是會輸。他稱選擇戰爭的人也總是會輸。他促請希臘國會做得更多,以及利用其作為歐盟成員的機會來解救馬里烏波爾。

2000 烏克蘭南部馬里烏波爾市長博伊琴科稱,當地仍有逾10萬人有需要撤離。

1953 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稱,白羅斯展開特別行動,以救出其在烏克蘭的公民。

1913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鑑於西方不接受俄羅斯總統普京參加G20峰會的立場,俄羅斯將把重點放在G20峰會組織者印尼身上。

1908 烏克蘭表示,總統澤連斯基8日將會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1905 據英媒引述消息人士指,歐盟針對俄羅斯煤炭的全面禁令將推遲至8月中生效,較原建議時間延後1個月。

1806 俄羅斯聯邦通訊、信息技術與大眾傳媒監督局(Roskomnadzor)批評YouTube成為傳播有關俄羅斯在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虛假照片關鍵平台之一,敗壞俄軍的聲譽,俄方將對其母公司Google採取懲罰措施。

1701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表示,俄羅斯軍人用空基和海基高精度導彈,在夜間摧毀了4座為烏軍供給燃料的燃滑油儲存基地,指這些基地為在哈爾科夫、尼古拉耶夫附近和頓巴斯地區的烏軍供給燃料。

1626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對是否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一事感猶豫,他指原因是擔心克里姆林宮的報復行動,將破壞加拿大駐俄羅斯大使館的收集信息工作,他指未能確定排除俄羅斯外交官的象徵式姿態,是否值得加拿大付上失去在俄羅斯駐外交官的代價。

1617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表示,中方在北約東擴問題上立場十分明確,北約是「冷戰」的產物,早就應該走出歷史,奉勸有關國家在同北約發展關係時要謹慎行事。

1548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表示,自俄羅斯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以來,已摧毀烏克蘭超過400架無人機和近2000輛坦克等裝甲戰車。

1547 在烏東自稱獨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表示,在烏克蘭南部馬里烏波爾中部地區的主要戰鬥已經結束,戰鬥轉移到馬里烏波爾港口和亞速海煉鋼廠所在區域。

1538 奧地利外交部宣告驅逐4名俄羅斯外交官,指他們從事與外交身份不同的活動。莫斯科政府表示,俄羅斯將作出相應的回應。

1526 據央視新聞,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表示,德國在對烏問題上邁出了「革命性的一步」,其立場從完全拒絕向烏克蘭提供任何武器變為允許向烏克蘭提供某些指定的武器。庫列巴說「但以德國的實力,完全可以給更多。」同時,庫列巴也對德國方面相關決策程序冗長繁複表示擔憂。

1427 烏克蘭能源部長加盧先科(German Galushchenko)指,約75名俄羅斯士兵在佔領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期間感染輻射而要在白羅斯接受治療,他指俄軍曾在核電廠周邊挖掘,以保護自己免受烏克蘭軍隊攻擊。俄方目前未回應他的說法。

1422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將對日本的反俄行動採取反制措施,正探討內容。

1325 英媒取得一封俄羅斯駐聯合國代表團致外交官的信,內容顯示俄方警告各國,試圖將俄羅斯逐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將被視為「不友好的姿態」,呼籲各國公開反對反俄決議。聯合國大會4月7日將投票決定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資格。

1250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迪斯(Brian Deese)警告印度不要與俄羅斯過於密切地合作,「我們向印度政府傳達的訊息是,他們與俄羅斯建立更明確的戰略聯盟,所付出的代價和後果將是重大且長期的。」

1234 加拿大外長趙美蘭(Mélanie Joly)表示,將就烏克蘭首都基輔郊區布查鎮(Bucha)和伊爾平(Irpin)發生平民被殺事件召見俄羅斯大使。

1117 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Anatoly Antonov)表示,美國對俄施加的新制裁是對俄羅斯民眾和普通公民的直接打擊。

他稱,「令人費解的是,美國試圖讓我們難以償還公共債務。 我們認為這些做法是為了玷污俄羅斯的聲譽,儘管美方正在建立經濟壁壘,俄方仍繼續真誠及時地履行其債務義務。」

1110 台灣經濟部發表聲明指,台灣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針對俄57種高科技商品的出口。台灣中央社報道,這些物品包括指定的電訊設備、集成電路部件和可用於民用和軍用目的的變頻驅動器。

1047 《紐約時報》引述西方官員報道,北約國家對下一步應如何與俄羅斯構建關係存在分歧。兩名高級官員指出,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主張與俄方徹底斷絕關係,「努力讓俄羅斯跪下」;芬蘭、德國和土耳其則認為必須保持接觸。

1032 意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表示,意大利將遵循歐盟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的決定,包括可能實行的天然氣禁運。

1007 聯合國大會4月7日將投票決定,是否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資格。

0936 美國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在美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上稱,美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可以讓中國了解可能面臨的後果。

她指出,「我認為,這讓習近平主席很好地理解如果他實際上以任何物質方式支持普京,他可能會遭遇到什麼。」

0823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英國正在制定向烏克蘭運送裝甲車的計劃。

0815 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向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表示,「與俄羅斯的對話毫無意義……必須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非常苛刻的條件。必須說,除非你滿足這些條件,否則我們無話可說。」

他指出,歐盟將果斷支持烏克蘭,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

0734 土耳其新聞社(Habertürk)播出澤連斯基的訪問,他指俄羅斯阻止人道物資運送到馬里烏波爾的原因是害怕外界看到當地的真正情況。他表示該市有數以千計民眾死傷,形容當地是煉獄。

澤連斯基亦稱,俄羅斯企圖在布查鎮等地毀滅證據,烏克蘭當局發現俄軍燒屍的證據,死者來自同一家庭,包括兩名小孩,因此他稱俄軍是納粹份子。

0705 澤連斯基在Facebook發表講話,呼籲各國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他認為疲弱的制裁只會容許俄羅斯繼續攻擊烏克蘭,因此認為有需要完全封鎖俄羅斯的銀行系統,而且民主世界亦不應購買俄羅斯石油。

0653 烏克蘭公開切爾諾貝爾上空的片段,顯示俄軍曾經在區內輻射最嚴重的地方,稱為紅色森林(Red Forest)建立戰壕。當地被認為是整個切爾諾貝爾隔離區最受污染的地方,只准獲特別許可人士進入。

0646 芬蘭政府宣布在未來四年增加22億歐元軍事開支,用於數以千計額外軍人費用、改善邊防安全及導彈和彈藥等武器。

0620 歐盟預算專員哈恩(Johannes Hahn)稱,烏克蘭需要一項類似於「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即歐洲復興計劃)的重建計劃,幫助該國在危機之後迅速恢復,並加快實現與歐盟融合。

他指出重建烏克蘭的任務不應只由歐洲國家單方面承擔,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二十國集團(G20)亦應參與其中。他同時表示,歐盟方面不打算再次實施聯合借貸計劃,以應對烏克蘭危機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影響。

0615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一批為數12人以下的烏克蘭士兵在美國接受「彈簧刀」(Switchblade)無人機操縱訓練。他指出這批士兵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已經在美國,華府希望可以訓練他們,回國後再教授其他烏克蘭軍方人員。

柯比提到,一百架「彈簧刀」無人機已經在日前送到烏克蘭,加強當地軍方應對俄軍攻勢。

0520 加拿大傳召俄羅斯駐當地大使,向對方展示布查鎮慘況的照片。

0514 全球最歷史悠久的波士頓馬拉松賽會宣布,禁止居於本國的俄羅斯及白羅斯的選手參賽,但身處海外的該兩國人士則不受影響,惟他們不可以這兩國選手身份出戰。

0430 消息人士向路透社稱,歐盟仍未就實施新一輪針對俄羅斯的制裁達成共識,報道提到德國要求澄清禁止進口俄羅斯燃煤的措施會否影響現有或是將來的合約。如果禁令只是適用於新合約,俄羅斯仍然可以繼續向歐盟國家出口煤炭。

歐盟27個成員國會於7日繼續談判。

0425 烏克蘭副總理韋列舒克表示,當地在6日有4892名民眾透過人道走廊撤離,比昨日的3846人明顯上升。

0421 斯洛伐克總理黑格爾(Eduard Heger)7日將聯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訪問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晤。

0409 烏克蘭南部馬里烏波爾(Mariupol)市長博伊琴科(Vadym Boychenko)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市內有超過5000名平民喪生,當中包括210名兒童。他提到俄軍炮轟市內醫院,導致其中一間醫院內50人被燒死。

博伊琴科亦表示,市內超過90%建築物遭俄軍破壞,當中最少40%建築物無法復原。

0316 烏克蘭東部哈爾科夫州長西涅古波夫(Oleh Sinegubov)表示,當地救援人員仍然無法拯救伊久姆市(Izium)的民眾或提供人道物資。該市早前落入俄軍控制,有烏克蘭國會議員指出,市內有93名民眾嘗試逃離當地時,遭俄軍殺害。

0308 美國財長耶倫警告,全面禁止俄羅斯石油出口可能導致歐洲國家的油價急升,她指今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導致的制裁,反映過分依賴單一燃料來源或貿易夥伴的弱點,她希望全球各地的油公司可以增產,並形容戰火對烏克蘭及其他地方帶來巨大經濟影響,當中包括全球糧食價格急增。

0249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譴責布查鎮平民遭殺害事件,指這是很有可能是戰爭罪行。他亦支持增加對俄羅斯的制裁,為入侵烏克蘭付出代價。

0223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引述一名華府官員指,情報部門正分析資料,預計可以找出涉嫌在布查鎮進行暴行的俄軍部隊,並分析事件是否在俄軍部隊調動時發生。

0153 俄羅斯國防部聲稱,俄軍導彈摧毀烏克蘭哈爾科夫(Kharkiv)一個燃料儲存基地,並破壞區內一個火車站的軍事設備和外國武器。

0135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發表視像講話,稱計劃向七國集團(G7)及北約成員國要求提供一切所需武器,應對俄軍攻勢。

0130 烏克蘭國營鐵路表示,東部一個火車站遭三枚火箭攻擊,導致多人死傷,鐵路設施、路軌及車卡受損。

0125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指烏克蘭境內出現嚴重戰爭罪行,並預計戰爭可能持續一段長時間。

0053 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Donetsk)官員指,當地6日有最少5人死於炮火。

0035 美國司法部長加蘭(Merrick Garland)稱司法部官員與歐洲刑警(Europol)及歐洲檢察署(Eurojust)官員會面,合作收集俄軍在烏克蘭涉嫌干犯戰爭罪行的證據,並分別向烏克蘭檢察官提出協助。

0026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表示,如果俄羅斯出席二十國集團(G20)的央行財長會議,她將不會參加。

0015 法國奢侈品品牌CHANEL宣布限制向海外俄羅斯客人出售產品措施,指如果他們計劃將貨品帶回國,公司將拒絕向他們提供產品。

0009 英國從德國引渡一名英國男子,指對方在駐柏林大使館工作期間,涉嫌向俄羅斯提供資料。

0005 美國國防部一名高層向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稱,經評估過後,認為俄軍已經完全撤出基輔及切爾尼戈夫(Chernihiv,又稱車尼哥夫)附近地區,到白羅斯及俄羅斯重新集結。該名官員亦指出,俄羅斯至今已經向烏克蘭發射超過1450枚導彈,而且亦未成功佔據馬里烏波爾(Mariupol)。

0000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án)表示,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通話時,提議在首都布達佩斯(Budapest)舉行停火談判,並獲對方正面回應,但普京稱談判需要有條件。

歐爾班稱自己不能為符合這些條件去談判,而是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之間解決。他指出這場戰爭由俄羅斯引起,並攻擊烏克蘭,形容這是侵略行為。匈牙利因此與歐盟其他成員國立場一致。

北約:圖為2022年4月6日,比利時布魯塞爾北約總部的大堂。(AP)

回顧4月6日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