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專題】由通訊軟件走到網絡銀行 Kakao雄心壯志涉足金融

撰文:高紫恩
出版:更新:

Kakao Talk是韓國受歡迎的通訊程式,不過其母公司Kakao的業務卻不僅於此,早於2014年便已推出了付款平台Kakao Pay及電子錢包Kakao Wallet。
科技與金融結合似乎是目前的發展趨勢,這間網絡公司也不例外,已獲韓國當局允許經營網絡銀行,預計最早可於6月在金融市場大展拳腳,到底這間在韓國通訊市場擁龐大佔有率的公司是如何起家?

Kakao創辦人兼董事長金範洙拓展網上銀行。(網上圖片)

在韓國有約93%的智能手機內都裝了通訊軟件Kakao Talk,相等於全國逾七成國民都有使用此應用程式。Kakao Talk在2010年推出,成功搶佔國內通訊軟件市場,公司更銳意發展成「全球流動生活平台」(global mobile lifestyle platform),推出了召喚的士、預約理髮店的手機應用程式,滲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下一步,Kakao會向網絡銀行業務大展拳腳。Kakao Bank於4月5日獲韓國服務委員會准許經營網絡銀行,最早可於6月投入服務。

Kakao由手機通訊程式發展到網絡銀行,只是花了7年的光景。Kakao創辦人兼董事長金範洙(Brian Kim)的起家的故事充滿挑戰。

金範洙出生於平凡家庭,父親為製筆廠工人,母親則在酒店打掃。他要靠當上私人補習老師賺取外快,才能支付大學學費。他從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畢業後,先後投身於三星集團的資訊料技部、韓國最大遊戲公司 Hangame以及Naver的前身NHN。不過,他志不在此,一心希望創業,他說:「留在海港的船是最安全的,但這卻不是製造它的目的」。於是,他遞上了辭職信。

延伸閱讀:韓國告別到銀行排隊年代 新式銀行咩玩法?

Kakao除了通訊軟件外,提供多個手機應用程式,搶攻不同市場,包括召喚的士程式。(網上圖片)

iPhone面世 促發展手機應用程式

在2007年,蘋果公司推出iPhone,讓他走上發展應用程式的路。當時金範洙對iPhone大感興趣。他憶述:「當時看到iPhone無限的發展潛力」,於是他便與新的合作伙伴着手研究。他們設計了三個手機應用程式,最終選用了免費傳訊程式「Kakao」。當時傳短訊仍要付款,而該程式主要為2人通訊而設,正好切合當時需要,加上,當年Whatsapp發展不俗便決定於2010年3月便推出Kakao。

由於當時程式是免費的,便成功壓倒一年收99仙美元年費的Whatsapp,在韓國市場站穏腳。

正所謂「瘦田耕開有人爭」,更何況手機通訊市場是一塊肥肉。互聯網服務商Naver於2011年6月也加入競爭推出通訊程式Line。論時機,Line比Kakao遲推出,失去「飲頭啖湯」的機會,但卻僅花了6個月,便追上Kakao的用戶數目,更成功搶佔日本市場。

延伸閱讀:
沒有現金的世界 為何電子付款仍未普及?

【01專訪】轉帳免找續 港電子銀包TNG創辦人:現金已過時

自從蘋果公司推出iPhone後,大大改變了用戶的習慣,亦改變了市場發展。(Getty Images)

與Line爭鋒

Line在短時間內急促發展,幕後的謀劃人是NHN創辦人李海珍,金範洙對他並不感陌生,今日的對手,其實是昔日的大學同學和合作伙伴。

在2011年,日本發生「311」地震,李海珍才察覺到手機通訊軟件的重要。天災令日本多個地區陷入停水停電,連通話及短訊服務也變得不穩定。有見及此,當地的電話供應商都免費開放wifi熱點讓災民作聯絡之用,令wifi及3G網絡的影響卻相對較細,很多人都透過Kakao Talk通訊。這個情況令李海珍察覺到手機通訊平台的重要,在該年6月便在日本推出Line,其用家數目漸漸超越Kakao Talk。

Line成功搶佔日本市場,網路公司Daum Kakao(Kakao前身)行政總裁李瑟谷(Lee Sir-goo)認為原因在於兩地市場的需求不同,「我們在韓國以免費短訊作招徠,因為那正是韓國人所需。回望過去,當時日本人也早已使用電郵作免費通訊渠道,Kakao自然未能吸引日本用戶。反而Line以免費通話作賣點,我們當時還未有這種服務。」金範洙則指:「當年公司僅有20名員工在韓國,正面對三星及Line的競爭,若派出2人至日本,對韓國公司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Line花了10年時間在日本學習當地文化,令程式更切合他們的需要。

Kakao於去年7月推出剪髮預約服務程式Kakao Hairshop,用家可挑選適合的地點時間以及撰寫評價。(網上截圖)

科技公司轉戰金融市場

Naver及Kakao不僅發展手機通訊市場,更進而轉戰網上支付平台業務。Kakao早於2014年便推出支付平台Kakao Pay及電子錢包Kakao Wallet,這意味着公司轉向發展核心業務以外的金融及銀行業。當地行動支付平台Naver Pay、Kakao Pay和Samsung Pay是在市場的三強。

民眾對於新的付款模式,又是否接納?韓國銀行(Bank of Korea)的數據顯示,目前僅有兩成賬單是以現金支付,隨着金融科技﹙FinTech﹚日漸普及,都令傳統銀行業的競爭更為激烈。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