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安全會議|親俄還是反美? 俄烏戰爭後如何看待世界格局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即將在2月17日至19日舉行,世界各國領導人將聚首一堂,討論國際焦點議題。俄烏戰爭無疑將成為其中之一,但這不僅是如何讓這個這次鬥爭盡快結束,會議上亦會討論到應當如何看待今天的國際局勢。

2023年慕尼黑安全會議將由眾多國際專家及超過45位政府首腦出席,包括聯合國、北約及歐盟的全球組織亦參加。

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表示,世界在俄羅斯發動入侵後反應不一,意味着今天由美國所領導,二次大戰後的世界秩序規則,並不一定總是平等地適用每個國家。

圖為2月17日,德國慕尼黑。一名女警員正在為安全會議巡邏時,與警犬耍樂中。(Reuters)

霍伊斯根在他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報告上指出,國際聯盟、政策和公眾情緒並不能簡單地分開,各國政府都會在逐個問題上作出决定。而這也是一連串信任所構成,一些國家並不那麼積極反對俄羅斯,或在譴責議案上投贊成票,也是因此原因。

「對世界更准確的看法可能不是民主與專制之間的裂痕,而是規則制定者和接受者之間的裂痕。」報告列出了一些長期存在的不滿情緒,其中包括農業、能源和貿易政策,參與這些政策的國家沒有獲更有競爭力的國家兌現承諾;又或是以減緩氣候變化的不公平負擔,或因受氣候變化影響而財政百上加斤的貧窮國家。

政治也是影響之一,印度為其不結盟的歷史自豪,並稱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但它卻把俄羅斯這專制國家視為盟友。印俄友好可以追溯至數十年前,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支持印度的死敵巴基斯坦。

美國一直以來都有龐大的信任赤字:在20年前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包括歐洲國家也會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決定感到不滿。一些美國的反對者,會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把美國入侵伊拉克時拿出來對比,因此在俄羅斯發動入侵後,西方社會會意識到並非所有國家都會立即跳出来譴責俄羅斯。這不是因為它們支持俄羅斯,而是基於某種反美心態。